蘑菇栽培中八大防病措施与技术内容摘要:

1、菇栽培中要想高产、稳产,必须牢牢掌握以下八项防病措施。 一、树立综合防治观念。 食用菌病害的发生甚至流行或发展,都有其发展规律,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需要相当多的条件的。 因此,防病应从源头抓起,至生产完全结束为止,中间环节亦不能稍有放松以彻底杜绝病害发生的渠道。 二、选用优良脱毒菌种,是保证菌种不带任何病毒病菌、确保菌丝健壮、提高菌丝抗性的有效措施。 脱毒菌种自身不携带任何病毒病菌由于在脱毒过程中人为调控基质及温度,又使其大大提高了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及抗逆性脱毒过程的同时又是一个恶劣条件下的驯化过程,使菌种自一开始就生长在相对的环境中,在逐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增强抗性、 2、提高抗病性。 三、严格菇棚及栽培环境中的消毒处理,是消灭残存病毒病菌的主要手段。 首先,菇棚周边粪堆、草堆、垃圾等应清理干净,将杂草类一并清除。 多次喷洒 500 倍左右的多菌灵类杀菌药物,以彻底清洁环境。 其次,对老菇棚应刮除墙皮,有条件时可将地表铲除 1 厘米左右,最后兑制 50 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对棚内进行地毯式喷洒,即使墙体、边角、立柱、通风孔等也应喷洒药物,不留任何死角。 揭去棚膜上的覆盖物,令其曝晒,约 5即可启用。 该项措施能够较彻底地杀灭棚内病害,病原菌也可使用 10 倍的强优戊二醛溶液、200 倍金星消毒液,甲醛配制多甲溶液喷洒杀菌的效果亦很好,一般可按多菌灵:甲醛:水为 1:2:100 的比例,如果上季栽培时病害较重可适当加大药物浓度。 最后对原发病害严重的菇棚,可拆除上层架杆、塑膜等物,棚内堆以秸秆杂草,点燃焚烧,将草灰翻入土层中,重新架杆覆膜,再施药物喷洒,效果很好。 具体操作时应选择无风天气,并备有适当的灭火手段。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