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催耳技术内容摘要:

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 耳场要求保湿通气良好,有充足的散射光照,室外则搭阴棚或在树林下,温度暖和(26左右最好)。 挂袋出耳的还要备足挂钩,摆在地上出耳的则要求地板坚实或为水泥地板。 2催耳技术待栽培袋中的木耳菌丝长满袋后 10 天左右,搬至出耳场,自然摆放 47 天,促进菌丝老熟,表面菌丝发生扭结和形成少数黄褐色胶状物,即可开孔催耳。 (1)开裂孔:将袋口封死不透气,再按梅花状均匀分配在菌袋周围用利刀片或剪子划破薄膜,开出 56 个裂口,孔形如“V”状,两边裂缝各长约 米,孔间距离 10 厘米左右。 (2)保湿催芽:将开孔后的菌袋放在潮湿地面上或是挂于耳场中,经常往地面及空间喷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 90%左右,裂口保持在湿润状态。 遇干燥天气,也可以覆盖薄膜,每天掀开通风 12 次,地面泼水。 由于光照和通气的诱导,几天以后即会在裂口处长出肉瘤状的耳基来,并逐渐长大成耳芽突出裂缝外。 将已出耳芽的菌袋分散摆(挂)放,每袋距离至少 34 厘米,以后间歇地往场地和空间喷水,室内耳场喷水期结合打开门窗通风,加强保湿与通风的协调管理,使场内空气清新,温度较大,保证耳片逐渐长大和充分开片。 待木耳由杯形展开至足够大,边缘变软呈波浪形,耳根皱缩就停止喷水过夜,次早采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