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坡植被茂密,乔灌木相间而生,植被覆盖 率达 80%以上 ,乔木主要有针叶松、桦栎树、杨树、 竹林 等;灌木主要有 槐树、 荆条、酸枣刺等;草类主要有野菊花、羊胡子草、猪耳朵草、猫耳朵草、狗尾巴草、黄、白蒿等;农作物主要以 小麦、 玉米为主,间种红薯、豆类和谷类作物。 动物调查 动物资源很丰富, 野生动物共有 42 目、 225 科、 1305 种。 其中:哺乳类 6 目、 20 科、 52 种;鸟类 16 目、 40 科、 158 种;爬行类 3 目、 8 科、24 种;两栖类 2 目、 5 科、 11 种;昆虫类 15 目、 153 科、 1060 种。 现 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5 种,即 豹 、 黑鹤 、 金雕 、 白肩雕 、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35 种,如 穿山甲 、 豺 、 小灵猫 、 金猫 、 林麝 、 大鲵 等; XXX 省级保护野生动物 33 种,如 刺猬 、 小麂 、 大白鹭 等。 11 该区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蛇、松鼠、狼、猫头鹰、乌鸦、燕子等鸟类和兽类。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XXX 辖 10 镇 7 乡, 440 个村委会, 3588 个村 民小组,总人口 万人( 20xx 年)。 全市总面积 3011km2,其中山地面积 1481km2,占总面积的%;丘陵面积 1208km2,占总面积的 %;平原面积 322km2,占总面积的 %。 XXX 物产丰饶,资源雄厚,黄金产量连续 16 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XXX 的苹果和大枣闻名中外。 水、电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 XXX 有三大宝,苹果、黄金、大枣,在全国性的鉴评中, XXX 的红富士、新红星等 10多个品种多次夺魁,果品生产是全市的一大支柱产业。 其它物产有贵妃杏,大枣,草莓, 厥山葱, XXX 线椒 ,阌莲等。 XXX 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达 38种之多,尤以金、银、铜、铅、硫铁、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储量丰富。 黄金年产 20 余万两,连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位,是国家确定的黄金生产基地;硫铁矿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达 万吨,硫含量在 37%以上, XXX被誉为 “ 黄金之城 ” 、 “ 硫铁王国 ” 、 “ 中国金城 ”。 XXX 位于豫陕两省卢灵洛三(县)市之交,距 XXX 区西南 42km,辖 41个行政村, 361 个村民组, 641 个自然村,总人口 万人,面积 783km3,其中林坡面积 67 万亩,有珍稀物种 100 余种。 地下矿藏丰富,探明金、银 、铜、铅、镁、铁、锰、锌、硫铁、石墨、花岗岩、钾长石等金属、非金属32 种储量 8000 余万吨,是一个以种植业、林果业、矿产业为主的农业大镇。 该镇地理位置优越, 250 省道穿境而过,距陇海铁路、连霍高速不足百里, 12 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物产开发潜力巨大,自然人文景观秀美多姿,自然物产条件优越富足,已基本形成了以鑫源果业、中食远村、民生制衣、金龙镁业、华强矿业、天地砂石为代表的果汁饮品、服装加工、选冶镁铁、砂石采选四大新型工业板块,建成了 2 万亩高山优质苹果、 2 万亩中药材、 万亩烟叶、 50 万株核桃、 600 万袋食用菌五大 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20xx 年,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2500 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缴税金 610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829 元。 库区 工程 地质条件 中国 XXX 十一局 XXX 科研设计有限公司 于 20xx 年 11 月对尾矿库区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编制了 《 XXX 矿业 有限 责任 公司 XXX 尾矿库 工程地质 程勘察报告》 , 其主要内容如下: 地质构造 区域内地层为华北地层 XXX 分区熊耳山小区,地层主要有从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远古界、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其中缺失奥陶系 — 侏罗系的地层。 沟谷内地表覆盖层为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土、冲洪积卵砾石土和腐植土,下伏基岩为中远古界官道口群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组成,厚度较大。 工程所在区域,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 华北地台南缘,属华北地台南部边缘 XXX 隆起组成部分,南邻秦岭地槽褶皱系。 其发生发展主要受华北地台基底控制,并受秦岭古海槽和中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 XXX地区可划分为 5 个地质构造单元(即黄河断凹盆地、太华山拱隆起、 XXX 断 13 凹盆地、崤山隆起和秦池隆起)、 2 种地质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岩浆活动主要分布于太华台拱、秦池隆起和崤山隆起带中,以中酸 性岩体为主,是形成内生金属矿产的主要热源条件,按时间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等,以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XXX 区域属褶皱断裂隆起的侵蚀中低山区和新生带构造凹陷相间交界地带,地表由山地、土塬、河川阶地组成,地势北低南高,海拔高度从 308m逐渐升至 ,南北高差。 经现场调查,库区面积有限,岩性单一,受大的区域地质控制,库区内局部存在一些小的断裂:初步认为拟建尾矿库内未发现新近活动断裂。 地形地貌 尾矿库属 XXX 南麓的低山地貌, 沟内三面环山,海拔高程在勘测范围内 最低 870m,最高 1025m。 尾矿库出口处为自南向北流经的麻林河,河东岸的 XXX 为近东 — 西向展布,沟底地势西低东高, 地势东高西低,沟谷断面形状多呈“ V”字形,两岸山坡平均自然边坡为大部分为 30176。 ~ 45176。 ,为中坡地形, 主沟长为 ,纵向平均坡降为 23%左右,沟底宽窄变化为 5~ 20m,堆积坝边线处沟宽 100m。 植被茂密(沟左岸植被覆盖率大于沟右岸)。 地层结构 根据区域地质图、现场工程地质测绘及勘探资料,地层主要为中远古界官道口群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土、坡残积成因碎石土 和人工填筑碎石土(原有初期坝坝体)、堆存的尾矿组成。 现由新至老,自上而下分述: 14 层 ① 人工填筑碎石土(原有初期坝):分布拟建初期坝上游,主要为混合卵砾石土组成,稍密~中密,土质不均匀,含卵石砾石,约占 4070%,粒径一般在 510cm,亚圆形,母岩为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石英岩。 层 ② 尾矿:分布于原初期坝库中,长度有 100 余米,厚度不一,灰黑色,尾粉土。 层 ③ 碎石土(卵砾石土):分布于沟谷底部成因为冲洪积,分布于两侧岸坡 地带为残坡积。 主要覆盖在基岩表层,厚 —。 褐色 ~ 褐黄色,由低液限粘土和风化基岩碎块组成,稍湿 ~ 湿,稍密~中密,土质不均匀,碎石约占 4060%,粒径一般在 5— 10cm,次棱角状,母岩为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差。 层 ④ 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黄色~灰色,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常夹石英长石细脉,三组裂隙发育,主要节理面 0~ 10176。 ∠ 20~ 25176。 ,强风化带厚度 ~ ,岩体完整性较差。 以下为弱风化带。 单轴抗压强度高,属中硬岩,软化系数高,岩体完整性较好。 该层厚度 大,分布广。 库岸的稳定性及不良地质现象 在库区内经常见有层 ③ 泥石堆积物,高度 2~ 15m。 其产生主要原因为坡残积碎石土为物质来源,当暴雨来临,降水对基岩面上的碎石土进行水力冲刷,雨水挟裹碎石顺沟而下,经沉积而成。 库区内偶见有崩塌堆积物,为粒径 1~ 2m 块石,结构混乱,岩性为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由于沟谷深切,破坏坡脚,造成卸荷裂隙形成,同时受风化影响,裂隙宽度加大,造成局部崩塌而成。 15 地震效应评价 该区地震分布零散,没有明显的周期性与成带性,活动不频繁,强度均不 高,据资料记载,未发生过大于 6 级地震,属弱地震活动区。 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地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20xx)第 条和第 条规定,该场地地基土等效剪切波速值为 250m/sVse≤500m/s,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由于覆盖层需要挖除,坝体坐落在基岩上,结合基岩的地质情况,综合判断场 地类别属于 I 类建筑场地。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第 条,现场未见饱和砂土和粉土,可不进行判别场地地震液化。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表 判别本场地属有利地段。 根据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320xx)第 条 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不良地质作用 在库区内经常见有层 ③ 泥石堆积物,高度 2~ 15m。 其产生 主要原因为坡残积碎石土为物质来源,当暴雨来临,降水对基岩面上的碎石土进行水力冲刷,雨水挟裹碎石顺沟而下,经沉积而成。 库区内偶见有崩塌堆积物,为粒径 1~ 2m 块石,结构混乱,岩性为灰 16 岩及白云质灰岩,由于沟谷深切,破坏坡脚,造成卸荷裂隙形成,同时受风化影响,裂隙宽度加大,造成局部崩塌而成。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由于库区内岸坡仅在地表为坡残积碎石土,下伏的基岩岩质坚实,因此岸坡稳定性较好。 仅在局部地段发生表层碎石土滑塌现象,发生大面积岸坡塌滑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库盆山体宽厚,岩石新鲜完整、致密坚硬,透 水性小;库区没有大的构造线通过,且无低邻谷。 因此不存在渗漏问题。 通过现场工作,除发现一些规模小的不良地质现象外,尚未发现有规模较大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灾害,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库区地层下无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床,结合库区内无乱采、滥挖现象,判定库区下无采空区。 库区内无居民,无耕地,斜坡地带多为草本植物,无大工业企业、大居民区、水源和风景区。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由于库区库岸植被覆盖层较薄,雨水冲刷、裂隙发展、仅可造成的库区内小的滑塌现象,可不必采取措 施进行处理。 对于沟内表层植物和腐植土应进行清除处理,两侧坡脚和沟底分布的坡积碎石土,可根据沟底坡度比降和经济条件,适当给予处理(清除或夯实等),目的是防止泄洪管线施工时,雨季洪水产生的泥石流对工程施工造成安全方面的影响,并起到增加尾矿库稳定的作用。 17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图、现场工程地质测绘及勘探资料,地层主要为中远古界官道口群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土、坡残积成因碎石土和人工填筑碎石土(原有初期坝坝体)、堆存的尾矿组成。 现由新至老 ,自上而下分述: 层 ① 人工填筑碎石土(原有初期坝):分布拟建初期坝上游,主要为混合卵砾石土组成,稍密~中密,土质不均匀,含卵石砾石,约占 4070%,粒径一般在 510cm,亚圆形,母岩为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石英岩。 层 ② 尾矿:分布于原初期坝库中,长度有 100 余米,厚度不一,灰黑色,尾粉土。 层 ③ 碎石土(卵砾石土):分布于沟谷底部成因为冲洪积,分布于两侧岸坡地带为残坡积。 主要覆盖在基岩表层,厚。 褐色 ~ 褐 黄色,由低液限粘土和风化基岩碎块组成,稍湿 ~ 湿,稍密~中密,土质不均匀,碎石约占 4060%,粒径一般在 510cm,次棱角状,母岩为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差。 层 ④ 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黄色~灰色,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常夹石英长石细脉,三组裂隙发育,主要节理面 0~ 10176。 ∠ 20~ 25176。 ,强风化带厚度 ~ ,岩体完整性较差。 以下为弱风化带。 单轴抗压强度高,属中硬岩,软化系数高,岩体完整性较好。 该层厚度大,分布广。 地质构造 经现场调查,在原有初期坝 坝轴线上游右岸存在断层 f1,属不明原因 18 断层,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水文地质 坝址处地形陡峻,沟谷深切,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层 ③ 碎石土的结构疏松,为雨季暂时性含孔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沟内排泄,大多时间属透水而不含水层。 层 ④ 基岩的强风化带内节理及风化裂隙发育,含有风化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下部微风化带裂隙少见,并多呈闭合状,含水微弱,属相对隔水岩层。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工程需要 ,利用在钻孔采取的岩心,制作 6 组弱风化岩石试样,进行了室内试验,试验统计结果见下表。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位置 岩石类别 风化程度 指标 块体密度 (g/m3) 饱和吸水率 ( %) 抗压强度( MPa) 软化系数 天然 饱和 坝址 灰岩 弱风化 频数 6 6 6 6 6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力学 参数建议值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xx)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xx),根据物理力学指标等结果结合地区勘察经验综合确定,坝基岩土参数建议值见下表。 坝基岩土参数建议值表 19 层号及层名 指标值 ③ 碎石土 ④ 基岩 强风化带 弱风化带 微风化带 承载力特征值 (Kpa) 100 300 1000 4000 变形模量 (Kpa) 5 25 200 20xx 坝基(弱风化及以下层岩体)参数建议值表 抗剪断强度 C’ ( MPa) f’ 备注 混凝土与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