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害的无公害防治内容摘要:
1、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只要根据所选菌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管理,就不会出现生理性病害,发生侵染性病害,要按照无公害要求实施用药,以防为主,千万不要随便用药,长腿菇、不开伞这是典型的缺氧症状,尤其是采用半地下菇棚栽培时,该现象发生普遍,使菇品质量严重下降,影响生产效益:解决办法:加强通风管理,低温季节在上午 10点至下午 2点时打开通风口及门口,连片菇棚集中栽培时,可予强制性通风,3 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生长,不要用任何药物。 攥拳菇、菌褶外翻该现象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引进的菌种未经脱毒处理,自身携带某些不明病毒病菌;二是该品种菌株不适应低温出菇。 受低温刺激而呈攥拳状;三是在基料内加入了不明成分的药物, 2、或在处理菇棚时或在管理中使用了某些敏感药物,导致子实体中毒。 发生该种情况时,应分析自身生产操作过程,如属于菌种问题;则无药可施,只能接受教训,以防再次引进带毒菌种;如属低温原因时,可想法提高棚温,或待气温回升再出菇。 药物中毒时,应根据药物品种实施补救,轻度发生时,喷施三维精素溶液可有缓解作用,并可大幅度增产。 麻边菇、瘤盖菇这是典型的冻害症状。 原因有二:一是引进的菌株不耐低温,该类菌株在 5左右即可发生该病症;二是棚温过低,即使低温菌株也难以耐受零下的结冰环境,一般应保持在 5以上。 低温菌株保持在 0以上即可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黑边菇该症状一般是菌株的遗传性状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补救措施,只能在引种时到可信单位引好种进行预防。 黄叶菇表现为菌盖发黄、叶片小而薄,严重时整个菌盖表面全部变黄,最后死亡。 该病症是细菌性侵染所致,不少人曾经连续使用多种药物,但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解决办法:清除所有的染病菇体,连喷 23 遍黄菇一喷灵溶液,即可得到抑制。 专利查询。食用菌病害的无公害防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毕业设计对ca6150普通车床改造成msc-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设计
频率降到 100HZ,起动转矩可增高到 cm,根据在电路上采用高低驱动电路还可将步进电动机输出转矩扩大一倍左右。 起动矩频率特性 运动矩频特性 2020 2500 1000 0 f/HZ 精品 150BF002 型步进电动机运行矩频特性 当快速运动和切削进给时, 150BF002 型步进电动机运行的矩频特性完全可以满足条件。 三. 横向进给步进电机
毕业设计基于安卓的手机日历管理系统
商 Andro237。 d 平台提供给第三方开发商一个十分宽 泛 、 自由的环境。 因 此 不会受到各种条条 框框的阻 扰 , 可想而知,会有多少新颖别致的软件会诞生。 但也有其两面 性 , 血 腥 、 暴力 、 9 第 一 章绪论 情色方面的程序和 游 戏 如何控制正是留给 Android 难题之一。 安卓系统编程语言 在 的 世 oid 中 , 开发者 可 以 使用 Java
食用菌大棚的消杀处理
1、用菌栽培,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病虫防治问题,而问题的本质,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预防的问题,因此,在食用菌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每个生产者而言,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通过热线咨询内容,结合调研实况,笔者发现,为数不少的菇农朋友对菇棚的消(毒)杀(菌)处理看得很是模糊,甚至是漠视,有的虽然已经有所意识,但处理措施却不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