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制作法内容摘要:
1、00克,葡萄糖 20克,琼脂 20克,淘米水 将玉米粒置于稀淘米水中煮熟,至有少量玉米粒爆裂时捞起,过滤。 取滤液继续加热(如滤液不足 1升则加清水补足),加入琼脂、葡萄糖,搅拌至琼脂全部溶化,然后分装试管,灭菌后取出摆斜面即成。 00克,葡萄糖 20克,琼脂 20克,水 1升。 制法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玉米粉 1/3,另加石灰适量。 将麸皮、玉米粉、石灰加水润湿,含水量 65%,然后装入试管,压成斜面。 此法取科方便,制作简便,接种后菌丝长势旺盛。 0%,麸皮 19%,石灰 1%,加水拌匀后分装试管(可压斜面,此法优点:一是可以在制备原种、栽培种时同时制备,不需另取原料;二是菌丝长势良好,不易老 2、化。 0%,玉米粉 9%,石灰粉 1%,加水拌匀后分装试管。 木屑粗约 3毫米见方。 此法利于保藏菌种。 克,水 4毫升,装入高压锅内摆成斜面,在 方厘米压力下灭菌 40分钟。 或装入家用高压锅内,自孔口喷射水蒸汽时盖上限压阀,维持 50分钟。 此法较上法简捷,接菌后萌发好,长势旺,易检查是否污染杂菌。 透,熟而不烂。 捞起沥干,加入 1%石灰粉,拌匀装入试管。 此培养基营养充足,转接原种后萌发好,生长快,不易被杂菌污染。 试验表明,某品种在同一配方培养基中转管扩接,菌种的优良性容易退化,从而影响产量及质量。 选择不同的培养基转管培养,则能较好地保持菌种的优良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复壮作用,为食用菌的优质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专利查询。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制作法
相关推荐
食用菌生产中,由于连续栽培,杂菌越来越多,致使发菌成功率急剧下降,出菇期也极易感染病害。 轻者减产,重则失败。 那么,在食用菌连续栽培生产中,怎样防止污染呢。 在食用菌生产中,出现的杂菌有一定的专适性。 平菇杂菌不影响香菇,香菇杂菌不影响木耳等等,就是在同一个类型的不同品种之间也不容易交叉感染。 所以,应注意更换品种。 在场地充足的情况下,每年利用新棚栽培,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
1、长优良品种使用的年限,因此,它与新品种的选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食用菌生产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但正规、严格的储藏方法需要一些设备,对操作技术也有很高要求,而对广大的菇农来说,一些简单的土办法更可行,更有推广价值。 其有效储藏方法有: 井底低温储藏 将要储藏的试管母种用无菌橡皮塞蘸石蜡封口,装入密闭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扎紧,沉入井底储藏,可储藏 25 个月。 石蜡封口储藏 把蜡纸裁成
前,农村种植平菇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含水量过低。 如何使培养料保湿,多产菇,就成为平菇能否高产的重要因素。 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 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 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 每排一层覆上34厘米厚的土,土两侧喷水并用泥抹平。 然后再排放第二层菌棒并覆土,可排放 69层,最上一层仍要覆土并抹平。 做好墙后喷一次大水
1、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 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对各种食用菌的致病力强,不仅危害菌丝体生长阶段,也危害食用菌子实体,它是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性最严重的杂菌之一,不论制种还是栽培,也不论生料、熟料、发酵料、发菌期间均可发生,甚至在出菇阶段也有发生,个别品种如草菇的菌种在完成发菌后亦可发生该种杂菌,并且发生的温度范围也越来越广,不少地区的银耳、香菇,近年的平菇、鸡腿菇等生产中曾发生毁灭性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