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木霉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1、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 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对各种食用菌的致病力强,不仅危害菌丝体生长阶段,也危害食用菌子实体,它是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性最严重的杂菌之一,不论制种还是栽培,也不论生料、熟料、发酵料、发菌期间均可发生,甚至在出菇阶段也有发生,个别品种如草菇的菌种在完成发菌后亦可发生该种杂菌,并且发生的温度范围也越来越广,不少地区的银耳、香菇,近年的平菇、鸡腿菇等生产中曾发生毁灭性的污染,木霉就是主要杂菌之一。 危害症状木霉的主要生物特征为其菌丝成熟期很短,往往在一周内即可达到生理成熟,然后即生出绿色霉层,即其孢子层。 当基料被侵染后,菌丝阶段不易察觉,直到出现霉层时才能引起注意;起初只是点状或斑块 2、状,当条件合适或食用菌菌丝不很健壮时,很快发展为片状,直至污染整个菌袋或料床,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菇棚内短时间即可成一片绿色,其孢子飞扬,周边棚墙上也将附着大量木霉孢子,给以后的生产留下严重隐患。 发生规律木霉主要生存在朽木、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肥、植物残体上和空气中。 许多栽培的老菇房,带菌的菇具和场所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已发病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多次重复侵染更为频繁。 木霉发病率的高低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较大,木霉孢子在 15 下萌发率较高,菌丝体在 4 的温度下均能生长,在 25 生长最快。 孢子在空气相对湿度 95%的条件下,萌发最快,相对湿度低于 85%较难萌发。 因此,在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和培养料 3、呈偏酸性时,很容易滋生木霉。 木霉侵染寄主后,与寄主争夺养分和空间,同时还分泌毒素杀伤、杀死寄主,把寄主的菌丝缠绕、切断。 防治措施:(1)制种或熟料栽培拌料时按比例加入 1:1000 倍疣霉净,并严格灭菌,以彻底杀死其孢子。 (2)科学调配基料组分,使营养全面、均衡,以保证食用菌菌丝的健康和抗性,可对霉菌形成拮抗或抑制。 实践证明,生产中按比例加入天天菇耳壮即可。 (3)发酵栽培时,加入疣霉净后,基料仍要发酵均匀,尽可能多的杀死或抑制其孢子。 (4)接种操作要严格、规范,不使霉菌孢子落于料中。 研究发现,接种时,开启食用菌接种净化机 5再进行操作,生产效果与常规甲醛熏蒸相仿,并且,杜绝了甲醛对人体的刺激,避免了甲醛残留的可能。 (5)菌种或菌袋发菌以及出菇期间,每 5 天左右对菇棚空闲处喷洒 30金星消毒液或 1:1000 倍疣霉净,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6)发现木霉后,及时用 1:500 倍疣霉净喷洒或注射、涂抹污染区和菌袋,效果显著,污染严重的菌袋要及时作焚烧或深埋处理。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