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地选择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对较小的地块。 不宜重茬。 二、播种1、播期当 5层温度 5即可播种。 播期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第一,根据盐碱发生规律,适当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开盐碱为害;第二,根据品种生育期进行春播或夏播;第三,根据发病规律调整播期,使其避开病害多发季节;第四,根据生长特性调整播期,使开花灌浆期避开 28以上高温天气。 2、播量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要求确定播量。 一般人工点播每 667 平方米需种600 克,机播需种 700 克。 3、带种肥食葵生育期较长,而且植株高大。 种肥用量每 667 平方米穴施或条施磷酸二铵 58 公斤,或三料磷肥 10 公斤。 4、播种 2、方式播种时墒情要好,深度 34宜。 播种方式采用:(1)人工或机力作畦,点播或开沟条播;(2)精量点播,每穴 12 粒。 干旱地区可采取深开沟浅覆地的方法,将种子播在墒情较好的湿土上。 三、田间管理1、定苗及早定苗,有利于培育壮苗,也有利于花盘发育。 定苗应在 2 对真叶时进行。 2、合理密植食葵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低于油葵,顶土能力也不如油葵。 为保证出苗株数,实际播量比计算播量应加大 1020%。 食葵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种植密度大则花盘小籽粒小;密度小则花盘大籽粒也大。 在既保证产量、又保证商品性的前提下,667 平方米保苗株数应保持在 3000 株左右为宜,行距6070距 3035、中耕除草全生育期中耕 3、23 次。 第 1 次中耕在 12 对真叶时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深度 10 2 次中耕在定苗后 1 周进行,深度 15 3 次中耕在封垄前完成,结合开沟、培土、施肥,深度 20、开沟追肥第 3 次中耕时进行,以氮磷肥为主。 每 667 平方米磷酸二铵 5 公斤,尿素 10 公斤,混合均匀后施入土壤。 通过开沟培土,保证次生根生长发育,防止倒伏,减少子叶节以下基部分枝。 5、灌水采用沟灌方式,减少每次灌水量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倒伏。 推迟灌头水时间,能有效地控制食葵株高。 一般株高 的品种,灌头水时应在花蕾直径45进行,二水在初花期,三水在灌浆期。 株高 2 米左右的品种,灌头水时间在开花前 45 天进行(旱情严重 4、,灌水提前),二水在头水后 67 天,三水在灌浆期。 6、授粉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用“对花盘”、“粉扑子”、“棉线手套”等方式进行花盘间相互传粉,或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轻轻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 授粉在盛花期进行 34 次。 四、收获1、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收获方法:籽粒较小、不易落粒的品种,采用机收机脱;籽粒较大、易落粒的品种,采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的方法。 2、及时收割、脱粒,及时晾晒、精选、装袋。 3、按皮壳颜色和籽粒大小分开脱粒,保证商品整齐一致。 4、储藏条件:食葵籽粒应在 15以下的室内储藏,并注意通风干燥,不要置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时间过长会使籽仁内的油分酸败。 专利查询。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1、季高温常常制约着许多食用菌品种的发展,如何在夏季选择适宜的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利用市场淡季获得高效是许多菇农关心的问题。 现结合实践经验介绍几种适宜夏季种植的食用菌品种。 孢蘑菇,又称大肥菇,是一种中温型蘑菇品种。 该品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 2034,最适温度 2527,子实体生长发育适宜温度2729,高于 30或低于 26均不利出菇。 根据该品种的适温范围,以夏季播种
1、者从事食用菌二十余载;成功开拓出一条发展食用菌可持续栽培的必由之路适度规模栽培。 发展白灵菇等珍稀菇类是方向,但周期长;栽培平菇类是手段,因其周期短。 这样以短养长,最终成就规模效益。 采用适度规模栽培,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可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平菇栽培要适量,精细管理是妙方平菇栽培量的大小,取决于当地鲜菇市场的销售能力。 1 个 80100 平方米的大棚,年产 4000
存在一些问题,如计算机本身是多任务系 13 统,划分执行时间片是由操作系统本身完成的,无法得到控制,这样就无法时时的模拟单片机的执行时序,也就是说 ,不可能像真正的单片机运行环境那样执行的指令在同样一个时间能完成(往往要完成的比单片机慢)。 为了解决软件调试的问题,第二种是硬件调试,硬件调试其实也需要计算机软件的配合,大致过程是这样的:计算机软件把编译好的程序通过串行口、并行口或者
麦号是焦作市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已通过我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号。 焦麦号属弱春性早熟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均较好。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天左右,株型紧凑,株高厘米,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旱、抗倒、抗病性均较强,抽穗成熟早,灌浆速度快,熟相好。 产量表现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品种南阳盆地组区试,亩产达公斤,较对照品种豫麦号增产,居个参试品种第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7 号 “沪油 17 号”油菜 2005 年 1 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2006 年通过国家审定。 一、特征特性沪油 17 号为中熟油菜品种,全生育期 238 天。 幼苗生长半直立,叶色深绿,叶面平展,叶缘有波状缺刻,蜡粉较厚。 薹茎绿色,花瓣鲜黄色。 分枝习性属中生分枝型,主花序较长,角果粗壮,种子呈黑褐色。 株高 165 厘米左右,分枝部位 50 厘米,单株有效角果 400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用良种。 目前适宜高产栽培的大粒型食用品种主要有三道眉和大粒香。 在同等条件下,大粒型品种可比小粒型品种增产 10%以上。 播前晒种可以提高发芽势和出苗整齐度。 二、适期播种。 天津地区夏播向日葵适宜播期为 7 月 1 日。 播种过早易徒长、植株细高花盘小,高温多雨季节授粉不良,空秕粒多;播种过晚遇后期低温,生长慢,不能充分灌浆成熟,也影响产量提高。 播前旋耕或浅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