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拔节长穗期间管理措施内容摘要:

1、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期,中稻一般为2536 天。 )生育特点此时期内一方面以茎秆伸长为中心,完成最后几片叶和根系等营养器官生长,另一方面进行以幼穗分化为中心的生殖生长。 在此期内有的分蘖逐渐死亡,总茎蘖数较前期下降,因此是保蘖、增穗的重要时期。 由于幼穗发育,主要是颖花分化,分化的颖花又不能完全结实,故这段时期又是增花增粒、保花增粒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灌浆结实奠定基础的时期。 由于各器官生长加剧,在短短一月内地上部积累的干物质占水稻一生中总干物量的 50%左右。 因此,这段时期是水稻需水、需肥较多的时期,也是对外界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 由于水稻此时的生理代谢由前期以氮代谢为主转入碳,氮代 2、谢并盛,不但要求有丰富的氮素营养供给最后三叶及表根生长、茎秆伸长之需,还必须积累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并保证向穗部运送,满足穗部发育需要。 高产栽培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蘖攻穗,力争大穗。 即是使前期分蘖少死亡以提高成穗率,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增强抗倒能力,防止叶片徒长,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退化,达到穗大粒多目的。 (2)长势长相叶色变化:要求拔节时出现“一黄”到孕穗时出现“二黑”,至快抽穗时又稍退淡,出现“二黄”。 封行期以剑叶露尖时为宜,因此时叶已定型,基部 4、5 节已基本伸长充实完毕,即使荫蔽影响也不大。 叶片长度:最后 3 片叶要逐渐变短,厚而直立,抽穗后剑叶尖与穗尖等高或略高,剑叶长大披垂是 3、施肥过量、生长过头的表现。 叶面积系数至孕穗到抽穗期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少。 高产水稻此期最适叶面积系数因品种、株型、叶片生长姿态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异。 四川、贵州、云南一般中矮秆常规稻最大叶面积系数似 67 较适合,杂交稻可高至 8(云南中粳有高达 8总之,拨节长穗期的长势长相要求:稻株生长健壮,基部粗圆,叶片挺直青秀,顶叶长度适中,根系向纵深发展。 )巧施穗肥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期间追施的肥料都称穗肥,施用效果因环境不周而异。 施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增花增粒作用,反而造成空秕率高,产量下降。 故穗肥施用应根据品种、气候、土壤、高产结构的预期要求和理想的长势长相等综合考虑。 一般早熟品种可不施;对于一般的中迟 4、熟品种杂交稻,在早施蘖肥的基础上,还应施用穗肥,特别是对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为必要。 对前期生长不旺,拔节期叶色淡黄,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应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显著,还应施保花肥,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 穗肥应氮、磷、钾配合施用。 (2)合理管水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要保证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保持 30 毫米水层,使稻株对养分的吸收运转畅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败育。 寒冷及高温地区,可适当加深水层调温,使土温比较稳定,避免因气温高低变化影响穗分化。 但也要注意使土壤有通气的条件,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3)防治病虫此期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等,也常有粘虫,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应注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