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及防治内容摘要:

1、火烧、茅草瘟。 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 其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常见分 3 种类型。 (1)叶枯型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肋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 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 感病品种上病叶灰绿色,失水快,内卷呈青枯状,多表现在叶片上部。 (2)急性凋萎型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维管束时易发病。 主茎或 2 个以上分蘖同时发病,心叶失水青枯,凋萎死亡,其余叶片也先后青枯卷 2、曲,然后全株枯死,也有仅心叶枯死。 病株茎内腔有大量菌脓,有的叶鞘基部发病呈黄褐或褐色,折断用手挤压溢出大量黄色菌脓。 有的水稻自分蘖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 1中脉淡黄色,病斑沿中脉上下延伸,上可达叶尖、下达叶鞘,有时叶片折叠,病株未抽穗而死。 褐斑或褐变型抗病品种上较多见,病菌通过剪叶或伤口侵入,在气温低或不利发病条件,病斑外围出现褐色坏死反应带,病情扩展停滞。 (3)黄化型黄化型症状不多见,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病叶基部偶有水浸状断续小条斑。 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上述各类病叶上均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很易脱落。 水稻白叶枯病造成的枯心苗,在分蘖期开始出现,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 1叶出现失水、卷筒、青枯等症状,最后死亡。 白叶枯病形成枯心苗后,其他叶片也逐渐青枯卷缩,最后全株枯死,剥开新青卷的心叶或折断的茎部或切断病叶,用力挤压,可见有黄白色菌脓溢出,即病原菌菌脓,别于大螟、二化螟及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