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半旱式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地起垄冬水田在水稻收后及时翻耕,耙平田面,筑高田坎,蓄水过冬。 开春后一般不再犁耙,但对土壤板结和杂草多的田块,在栽前半月应犁耙一次。 起垄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栽秧前 57 天进行,按规格拉绳开沟作出粗垄(深脚,烂泥田可提早至栽前 710 天),不宜过早,以免垄面裸露时间长,易滋生杂草,第二次于栽前 23 天,按质量要求进一步加高垄(厢)面,理通沟道,整理成形。 冬作田则于小春收后,干耕炕垡数日,于栽前 34 天放水池田,整好田面,待土壤浸实后一次起垄作厢成形。 作垄规格分厢式和埂式。 依品种、田的类型和利用方式而定。 厢式:一般厢宽 6080 厘米,沟宽 3340 厘米,沟深 273 2、3 厘米。 埂式:一般垄宽 2740 厘米,沟宽 3344 厘米,沟深2733 厘米。 大肥田和养鱼田适当放大垄,沟面宽度。 作垄时田里要保持68 厘米水层。 刨起的泥要依次轻放,不打乱土层,不压,不抹光垄面。 垄顶略呈瓦背形或平顶形均可。 插秧后清沟,理垄 12 次,水稻收后不消垄。 稍微清沟理垄,冬季继续利用做到持续免耕。 施肥半旱式栽培的施肥量与平作田同,其施肥法一般采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氮肥一次施完,底肥占总肥量的7080%,追肥占 2030%),在第一次作垄前将熟肥、碳酸氢铵和氨水等均匀撒入全田,尿素和速效磷钾肥在第二次作垄前撒施于头道平面上。 追肥在栽秧后 710 天内施下,对生育期长的品种,中 3、、小苗直插田块,还应在栽后 20 天左右看苗酌情补施一次追肥。 插秧根据不同类型田块确定栽插秧苗种类,冷、阴,烂、锈田,常易坐蔸,最好插 79 叶龄的大苗。 (多蘖壮秧),一般冬水田,宜插 叶中苗或 2 叶的小苗。 厢式每垄上栽 46 行。 埂式必须将秧苗栽在埂脊两侧水位线稍下,各栽 1 行。 行距一般为 1620 厘米,穴距 1013 厘米:小苗秧每穴插双株,多蘖壮秧的杂交稻和常规中稻每穴 68 个茎蘖, 万穴(依土壤类型及地区生态特点而定,云南偏多,四川偏少),1218万基本苗(茎蘖)。 灌水插秧后灌水淹过秧苗基部 2 厘米左右,返青后进入分蘖期及时降低水位,露出秧蔸,保持半沟水,直至抽穗成熟均实 4、行半旱浸润灌溉。 兼养鱼的田,可在分蘖末期后,适当提高沟中水位,以利鱼类生长。 除草、防治病虫由于垄埂面部分裸露,容易滋生杂草,应注意防除。 除减少埂面裸。 露时间外,提倡栽中苗及多蘖壮秧,使秧苗早封行,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目的。 另外,也可于栽后 1015 天,亩用 48%苯达松乳油 250 毫升或 96%禾大壮乳油 150200 毫升,或 60%丁草胺乳油 120150 毫升,12%恶草灵乳油 150 毫升兑水 50 升均匀喷洒埂面,尽量避免喷到秧苗上。 或用上述药剂拌细土或河沙25 千克均匀撒施在垄面上,但必须要薄水层,并且施药后保持 5 天以上,对水稻才安全。 连续养鱼田一般不需化学除草,若须用除草剂。 可选用对鱼较安全的果尔,农得时等低毒高效药剂。 半旱式栽培由于采用的是宽行、窄株栽插方式,一般病虫害较少,但也要注意,特别是后期防止稻飞虱等危害。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