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1、稻病虫害防治主攻对象是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瘿蚊等病虫,重点推广综合防治技术,即以水稻为主体,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利用天敌的方法,使各项防治措施配套,从而提高总体控制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 1、预防措施在三化螟、稻瘿蚊发生区,要合理安排茬口,减少混栽面积,减少害虫辗转为害的桥梁田,因地制宜调节播种期、插秧期等防避措施;提早浸春沤田,降低越冬二化螟、三化螟成活率。 针对当地的主要病虫害,选用抗、耐病虫性好的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旱育秧田应用广枯灵进行土壤处理,预防苗期病害发生;结合水肥管理等健身栽培技术,增强稻株抗病虫能力。 2、2、合理用药根据基层病虫预测预报,通过田间调查,以防治指标为依据,采取治小面积(秧田),保大面积,治前控后,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等策略,选择对路农药。 防治稻瘟病用三环唑、稻瘟灵、灭病威;防治纹枯病用井岗霉素;防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用叶枯宁或叶青双;杂交稻穗期病害如稻叶尖枯病、稻曲病、云行病、鞘腐病、粒黑粉病和叶黑肿病等可用粉绣宁或 40%禾枯灵;防治稻飞虱选用吡巴丹、;防治稻瘿蚊选用益舒丰等。 稻瘟病、稻曲病、稻瘿蚊用药时间特别重要,防治稻瘟病在水稻破口期(10%的稻株破口)、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 35 天用药。 防治稻瘿蚊,秧田期在播种后 5 天、本田期插秧后 57 天施药。 在稻田中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及其混配农药,严禁在水稻后期使用甲胺磷等剧毒、高毒农药。 在水稻前期要谨慎使用三唑磷等有机磷农药防治螟虫,以免引发水稻后期飞虱的暴发。 专利查询。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关推荐
1、水县曲江镇今年稻谷生产,由于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涉农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户的辛勤劳动,全镇水稻基本实现满栽满插,秧苗长势较好,但随着降雨天气的频繁出现,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为确保今年的水稻丰收,把病虫为害程度控制到最底限度,提出如下防治要点:一、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防治上主要的抓好叶稻瘟和穗稻瘟的防治。 1、叶稻瘟的防治
U,提高扫描速度,采用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记数模块以及不同的中断处理等措施减少滞后时间。 影响 I/O滞后的主要原因:输入滤波器的惯性,输出继电器接点的惯性,程序执行的时间,程序设计不当的附加影响等。 我们在此 不必要详细分析 CPU的内 部电路,但对各部分的工作机制还是应有足够的理解。 CPU的控制器控制 CPU工作,由它读取指令、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 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
记,如此一来 T1 不是标记、控制可用了吗。 是的,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 T1 以工作方式 2 运行时,才让 T0 工作于方式 3。 工作方式 1:工作方式 1 是 16 位的定时 /计数器方式,将 TMOD 的 M1M0 设为“ 01”即可,其他特性与工作方式 0 相同。 定时 1S 十字路口交通灯模拟控制器定时器采用工作方式 1,先定时 125MS,然后在定时中断程序中累加中断次数, 8
1、坚战”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穗颈瘟大发生,二代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 防治工作要坚持压前控后、治早治小是早防综控策略。 重点抓好四大关键战役:第一战役:7 月上、中旬,主要防控对象是二代稻飞虱、二代稻纵卷叶螟。 在稻飞虱达到百丛 100 头时,施用噻嗪酮、噻虫嗪、吡蚜酮等药剂,虫量超过百丛 1200 头的田块,立即施用毒死蜱、异丙威等速效药剂
1、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是因种子带菌而造成植株感染发病的种传病害,只有在水稻播种前通过种子消毒,才能有效控制这两种病害的发生。 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是一项事半功倍和经济有效的方法,其关键是选择对口种子处理药剂和正确掌握其使用技术。 根据我省近年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结果,水稻种子处理药剂以选用使百克乳油或的确灵可湿性粉剂或稻种清可湿性粉剂为佳。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