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的枯病及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稻赤枯病,又名缺钾症,多发生在有机肥料施用过多和连年绿肥施用过多的水田禾苗。 症状为叶色浓绿带黑,叶尖色红,叶身有红斑,根部黑根多、白根少甚至无白根,地上部的叶片停止生长或生长慢,5不能生长片叶,慢慢整蔸枯死,严重降低产量,甚至颗粒无收。 在早晨露水未干时,细心观察叶片和根部,有上述症状者,可诊断为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无须喷洒农药,更不能施氮素化肥。 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防治:1、将田水排干,堵住出水口,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每 667 平方米(1 亩)撒施50 公斤未过雨的干草木灰于叶面,三天后即生效,禾苗根部立即生白根,地上叶片部分迅速长新叶片。 2、无干草木灰时,每 667 平方米施用氯化钾 5斤也有效。 3、有石灰的地区,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每 667 平方米撒施 50 公斤石灰于叶面也有佳效。 以上方法,必须将田水排干施用才有良好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