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稻缘蝽内容摘要:

1、名 翅目,缘熔科。 别名稻蛛缘蝽、稻穗缘蝽、异稻缘蝽。 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 寄主水稻、玉米、豆类、小麦、甘蔗及多种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食汁液,影响籽粒成熟。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16 绿色,体上黑色小刻点密布,头长,侧叶比中叶长,向前直伸。 头顶中央有 1 短纵凹。 触角第 1 节端部略膨大,约短于头脑长度之和。 喙伸达中足基节间,末端黑。 前胸背板长,刻点密且显著,浅褐色,侧角不突出较圆钝。 前翅革质部前缘绿色,余茶褐色,膜质部深褐色。 雄虫的孢器基部宽,端部渐尖削略弯曲。 卵黄褐至棕褐色, 面观椭圆形,侧面看面平底圆,表面光滑。 若虫共 5 龄。 该虫有 4 个近缘种。 即边稻缘蝽(L 2、。 小稻缘熔(中华稻缘熔(异稻缘熔(图左)生活习性云南年生 34 代,海南文昌 4 代,广西 45 代,以成虫在田间或地边杂草丛中或灌木丛中越冬。 在云南、海南越冬成虫 3 月中下旬开始出现,4月上中旬产卵,6 月中旬二代成虫出现为害英白和水稻,7 月中旬进入三代,8月下旬发生 4 代,10 月上中旬个别出现 5 代。 成虫历期 60 一 90 天,越冬代180 天左右。 若虫期 1529 天。 成、若虫喜在白天活动,中午栖息在荫凉处,羽化后 10 天多在白天交尾,23 天后把卵产在叶面,昼夜都产卵,每块 514粒排成单行,有时双行或散生,产卵持续 1119 天,卵期 8 天,每雌产卵76300 粒。 禾本科植物多时发生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