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过剩内容摘要:
1、胞原生质就开始活动,开始生长。 原生质的主体为蛋白质,它是和生命有关的化合物,其中含有约 16%的氮素。 作物吸收无机态的铵盐和硝酸盐,可合成氨基酸,进一步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由 22 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在维持作物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作物体内起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如叶绿素、酶、激素及核酸等也都含有氮素。 因此,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氮素是必需的,适量的氮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和茎叶的生长,使作物保持绿色。 氮素施用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能否达到“高产优质作物”的目的。 氮的需要量与作物的生长量成正比。 如果不足,生长发育显著受阻;相反,吸收过多就会使作物体软弱倒伏,抗病能力下降。 句话说,氮是极为重要的元素 2、。 但是“过犹不及”,氮过剩不仅引起作物徒长,茎叶软弱倒伏,易受病虫害的侵袭,而且促使土壤酸化,提高盐分浓度,从而促进土壤老化。 水稻氮过剩,不同的生育时期,其症状不同。 如在分蘖期吸收过多氮素,则使后生小分蘖多,过于繁茂,稻脚不清楚,叶片长而披软,叶色过深,鞘色比叶色淡,茎秆柔软,这类禾苗,称之过旺苗。 如在幼穗即将形成之时氮过剩,则不仅促进第 4 至第 5 节间过度伸长,引起倒伏,而且使剑叶及倒 1、倒 2 叶等上部叶片过大,遮住下部叶片,从而促进纹枯病、菌核病发生,根系活力衰退,促进水稻倒伏。 出穗后的氮过剩,不仅使茎叶及枝梗变得软弱,而且促进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形成含青米多的劣质米。 茬作物施氮过 3、多,土壤中残留大量的可溶性氮。 追肥施氮过多、过晚。 偏施氮肥,且磷钾肥配施不足。 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氮特性和土壤的供氮特点,适时、适量地追施氮肥,应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追施氮肥过晚。 在合理轮作的前提下,以轮作制为基础,确定适宜的施氮量。 合理施磷钾肥,以保持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平衡。 氮过量不十分严重时,可通过排水搁田、晒田及追施钾肥等措施进行矫治。 对于在收获前茬作物之前施过氮肥的田块,如果认为对后茬作物可能带来过剩为害,则在种植作物之前进行整地的时候,翻入生秸秆或未熟有机肥等,让细菌利用土壤中过剩的氮素。 水稻出现氮过剩症,应立即排水晒田,至土壤略微干裂时再进行灌水。 如此反复,做到叶片不落黄不再施用氮肥。 专利查询。水稻氮过剩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水稻倒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稻倒伏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同时还影响稻米的品质,生产中水稻倒伏以后一般减产 1520%,灌浆前倒伏可减产 30%以上。 (一)倒伏的原因1、品种抗倒性差一些品种株型结构不合理,植株偏高,茎秆机械强度差,抗倒性差而造成倒伏。 2、施肥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植物细胞间隙大,木质化程度低,抗倒能力弱。 3、群体过大栽插群体过大,造成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缺乏抗逆锻炼,易造成倒伏。 4
教案林果生产技术北方本第一版第6章其他果树栽培技术第五节猕猴桃
长果枝 50— 150cm 结果枝 短果枝 10— 30cm 短缩果枝 10cm 以下 猕猴桃的芽外面,有 3~ 5 层黄褐色毛状鳞片。 通常一个叶腋间有 1~ 3 个芽,中间较大的为主芽,两侧较小的为副芽,呈潜伏状。 主芽可分为花芽和叶芽。 幼苗和徒长枝上的芽多为叶芽,成年树上的良好发育枝和结果枝上的主芽易成花芽。 花芽为混合芽,先萌发抽枝,再在新梢中下部的几个叶腋间形成花蕾,开花结果。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电子万年历设计
始低电平期。 此时,低电平周期短的器件的时钟由低至高的跳变并不能影响 SCL 线的状态,于是这些器件将进入高电平等待的状态。 当所有器件的 时钟信号都上跳为高电平时,低电平期结束, SCL 线被释放返回高电平,即所有的器件都同时开始它们的高电平期。 其后,第一个结束高电平期的器件又将 SCL 线拉成低电平。 这样就在 SCL 线上产生一个同步时钟。 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