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黑蝽内容摘要:
1、名 半翅目,蝽科。 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和江苏北部、长江以南各省区。 寄主主害水稻,也为害小麦、粟、玉米、甘蔗、豆类、马铃薯、柑桔等。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稻茎、叶和穗部汁液,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的分蘖和发育受抑,造成全株枯死。 近几年随农田生态环境变化,作物布局的改变,该虫为害逐年加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0 椭圆形,黑褐色至黑色,头中叶与侧叶长相等,复眼突出,喙长达后足基节间。 前胸背板前角刺向侧方平伸。 小盾片舌形,末端稍内凹或平截,长几达腹部末端,两侧缘在中部稍前处内弯。 卵近短桶形,红褐色,大小 0,90.8(假卵块圆突,四周有小齿状的呼吸精孔突 4050 枚;卵壳网状纹上具小刻点,被有白粉。 1 龄 2、若虫头胸褐色,腹部黄褐色或紫红色,节缝红色,腹背具红褐斑,体长 龄若虫暗褐至灰褐色,腹部散生红褐小点,前翅芽稍露,体长 龄若虫头部、胸部浅黑色,腹部稍带绿色,后翅芽明显,体长 活习性江苏、浙江年生 1代,江西 2代,广东 23 代。 以成虫及少数高龄若虫在石块下、土缝内 5桩间、树皮缝等处越冬。 翌年初夏出蛰,群集在水稻上为害。 成、若虫喜在晴朗的白天潜伏在稻丛基部近水面处,傍晚或阴天上到叶片或穗部吸食,把卵聚产在稻株距水面 69的叶鞘上,卵块多由 14粒,排成 2行。 每雌产卵 75粒。 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的早播田,丘陵、山区垄田发生较重。 天敌主要有稻蝽黑卵蜂、白僵菌、猎熔、蜘蛛、青蛙等。 防治方法(1)利用成虫把卵产在近水面稻茎上和卵在水中浸孢 24小时即不能孵化的特点,在产卵期先适当排水,降低产卵位置,然后灌水至 1013孢24小时,隔 34 天再排灌 1次,连续进行 45 次可杀死大量卵块。 (2)在低龄若虫期喷洒 得乳油 1500倍液或 20氰戊菊酯乳油 2000倍液 190晶体敌百虫 800倍液,15 天后再防 1次。 如用 10吡虫琳(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见效虽然较慢,但持效期长达 2530 天,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 专利查询。水稻稻黑蝽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电子万年历设计
始低电平期。 此时,低电平周期短的器件的时钟由低至高的跳变并不能影响 SCL 线的状态,于是这些器件将进入高电平等待的状态。 当所有器件的 时钟信号都上跳为高电平时,低电平期结束, SCL 线被释放返回高电平,即所有的器件都同时开始它们的高电平期。 其后,第一个结束高电平期的器件又将 SCL 线拉成低电平。 这样就在 SCL 线上产生一个同步时钟。 可见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fpga的dds波形发生器设计
z 频率分辨率 10mHz 同时还具有 AMFMPMSSBBPSKFSK 碎发 DTMFGeneration 和 DTMFDeteetion 的功能 除了在仪器中的应用外 DDS 在通信系统和雷达系统中也有很重要的用途通过 DDS 可以比较容易的产生一些通信中常用的调制信号如频移键控 FSK 二进制相移键控 BPsK 和正交相移键控 QPSK D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