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内容摘要:

1、状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 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 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 2、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节温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发病晚的造成秕谷。 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 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病原 半知菌亚门真蓖。 3、有性态为 然条件下尚未发现。 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 80m),具 2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 1小 14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 该菌可分做 7群,128 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 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 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 4、发病。 菌丝生长温限 8最适温度 26孢子形成温限 10以 25适,相对湿度 90%以上。 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 6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 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 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 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 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 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 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 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用 2早稻有:早 58、湘早籼 3号、 5、21 号、22 号,867稻 61,赣早籼 39号、42 号、41 号,博优湛 19号,中优早 81号,中丝 2号,培两优 288号,华籼占,汕优 77;中稻有:七袋占 1号,七秀占 3号,培杂山青,三培占 1号,滇引陆粳 1号,7号,宁糯 4号,杨辐籼 2号,胜优 2号,杨稻 2号、4 号,东循 101,东农 419,七优 7号,嘉 45,秀水 1067,皖稻 28、32、34、36 号、59 号,汕优89号,特优 689,汕优 397,汕优多系 1号,满仓 515,泉农 3号,金优 63,汕优多系 1号;晚稻有:秀水 644,原粳 4号,津稻 308,京稻选 1号,冀粳15号,花粳 45号 6、,辽粳 244,沈农 9017,冈优 22,毕粳 37,滇杂粳 2号,冈优 2号,滇籼 13号、14 号、40 号,宁粳 15、16 号等抗稻瘟病品种。 水稻旱种时可选用临稻 3号、临稻 5号、京 31119、中国 91等抗穗颈瘟品种。 水稻进行直播时可选用郑州早粳、中花 8号等抗病品种。 (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 (3)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 (4)种子处理。 用 56温汤浸种 5分钟。 用 10%401抗菌剂 1000倍液或 80%402抗菌剂 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浸种 2天。 也可用 1%石灰水浸种,10 6天,20 1灰水层高出稻种 15置,捞出后清水冲洗 3 2%福尔马林浸种 20后用薄膜覆盖闷种 3小时。 (5)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 早抓叶瘟,狠治穗瘟。 发病初期喷洒 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用 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 1000倍液、50%多菌灵或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40%克瘟散乳剂 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 500%菌毒清水剂 500倍液。 上述药剂也可添加 40mg/温要连防 2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