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用药五要点内容摘要:
、看品种用药一般粳稻、糯稻品种发病要重于籼稻、杂交稻。 因此,前者施药量相对来说要多些。 二、看天气用药病菌孢子的形成需要适温和高湿,大量降水或阴雨连绵的天气可为孢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给水条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和积累,有利于稻瘟病流行,这时用药要按所需最大剂量用药。 三、针对水稻生育期用药水稻稻瘟病有三个发病高峰期,即水稻分蘖盛期、拔节期、穗期,这三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快、抗病能力差、易感病,是水稻稻瘟病发病高峰期。 针对这三个时期,用药量要重一些。 防治水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期进行。 四、施氮肥量过多的田块要重施药氮肥量施用过多易引起植株徒长,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随之降低,使表皮细胞氮和氨基酸含量过高,有利于稻瘟病菌的发育繁殖,诱使稻瘟病发生。 五、针对水稻抗药性用药由于稻瘟病菌对药剂有独特的抗药性,所以,常用药剂如春雷霉素、三环唑、甲基托布津、稻瘟灵、富士一号等防治稻瘟病的药剂,要尽量轮换使用。 专利查询。水稻稻瘟病用药五要点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水稻稻粒黑粉病防治方法
1、墨黑穗病、乌米谷等。 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主要发生在水稻扬花至乳熟期,只为害谷粒,每穗受害 1 粒或数粒乃至数十粒,一般在水稻近成熟时显症。 染病稻粒呈污绿色或污黄色,其内有黑粉状物,成熟时腹部裂开,露出黑粉,病粒的内外颖之间具 1 黑色舌状凸起,常有黑色液体渗出,污染谷粒外表。 扒开病粒可见种子内局部或全部变成黑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 防治方法(1)实行检疫
水稻稻纵卷叶螟为害及防治
态特征:成虫长 79 毫米,淡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 1 条短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后翅有两条横线,外缘亦有宽带;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闪光而凹陷的“眼点”,雌蛾前翅则无“眼点”。 卵长约 l 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黑色。 幼虫老熟时长 1419 毫米,低龄幼虫绿色,后转黄绿色,成熟幼虫桔红色。 蛹长710 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实验平台设计
总线 6. 用于放置子电路 7. 用于即时编辑元件参数(先单击该图标再单击要修改的元件) 配 件( Gadgets): 从左数到右: 1. 终端接口( terminals):有 VCC、地、输出、输入等接口 2. 器件引脚:用于绘制各种引脚 3. 仿真图表( graph):用于各种分析,如 Noise Analysis 4. 录音机 5. 信号发生器( generators) 6. 电压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