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眼蝶内容摘要:
害特点幼虫沿叶缘为害叶片成不规则缺刻,影响水稻、英白等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展 4152面暗褐至黑褐色,背面灰黄色;前翅正反面第 3、6 室各具 1大 1小的黑色蛇眼状圆斑,前小后大,后翅反面具2组各 3个蛇眼圆斑。 卵馒头形,大小 黄色,表面有微细网纹,孵化前转为褐色。 幼虫初孵时 23白色,后体长 32熟幼虫草绿色,纺锤形,头部具角状突起 1对,腹末具尾角 1对。 蛹长约 15绿色,后变灰褐色,腹背隆起呈弓状。 生活习性浙江、福建年生 45 代,华南 56 代,世代重叠,以蛹或末龄幼虫在稻田、河边、沟边及山间杂草上越冬。 成虫羽化多在 6一 15时,白天飞舞在花丛或竹园四周,晚间静伏在杂草丛中,经 510 天补充营养交尾后次日把卵散产在叶背或叶面,产卵期 30多天,每雌可产卵 96一 166粒,初孵幼虫先吃卵壳,后取食叶缘,3 龄后食量大增。 老熟幼虫经 13 天不食不动,便吐丝粘着叶背倒挂半空化蛹。 天敌有弄蝶绒茧蜂、螟蛉绒茧蜂、广大腿蜂及步甲、猎蝽等。 防治方法(1)利用幼虫假死性,震落后捕杀或放鸭啄食。 (2)在 2龄幼虫为害高峰期喷药防治。 用药种类见菲岛毛眼水蝇。 专利查询。水稻稻眼蝶
相关推荐
态特征:成虫长 79 毫米,淡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两线间有 1 条短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后翅有两条横线,外缘亦有宽带;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闪光而凹陷的“眼点”,雌蛾前翅则无“眼点”。 卵长约 l 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黑色。 幼虫老熟时长 1419 毫米,低龄幼虫绿色,后转黄绿色,成熟幼虫桔红色。 蛹长710 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
、看品种用药一般粳稻、糯稻品种发病要重于籼稻、杂交稻。 因此,前者施药量相对来说要多些。 二、看天气用药病菌孢子的形成需要适温和高湿,大量降水或阴雨连绵的天气可为孢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给水条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和积累,有利于稻瘟病流行,这时用药要按所需最大剂量用药。 三、针对水稻生育期用药水稻稻瘟病有三个发病高峰期,即水稻分蘖盛期、拔节期、穗期,这三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快、抗病能力差、易感病
总线 6. 用于放置子电路 7. 用于即时编辑元件参数(先单击该图标再单击要修改的元件) 配 件( Gadgets): 从左数到右: 1. 终端接口( terminals):有 VCC、地、输出、输入等接口 2. 器件引脚:用于绘制各种引脚 3. 仿真图表( graph):用于各种分析,如 Noise Analysis 4. 录音机 5. 信号发生器( generators) 6. 电压探针
1、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 1020%,严重的达 4050%,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时甚至全田出现白穗,可导致颗粒不收。 稻瘟病病原菌为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稻梨孢菌。 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 稻瘟病的病菌孢子具有随空气飘散的特性,带病稻草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 用带有潜伏菌丝的种子播种,其秧苗可能发病
图 212 报警电路 具体电路仿真图详见附录一。 三、软件设计 (一 )主程序的设计 整个设计的软件部分用 C语言编写。 主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读出并处理 DS18B20的测量的当前温度值,温度的实时显示,并根据设置的上下限判断是否报警。 系统开始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5 运行时,温度传感器测量并计算温度值通过 口传输进单片机里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再通过 P0 口传输到显示 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