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的防治的措施内容摘要:
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 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 病死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 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处,着生有浅红色霉层。 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就会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 带病的秧苗移栽后,把病菌带到大田,引起稻苗发病。 当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防治方法 防治水稻恶苗病重点放在种子的处理上。 严格消毒种子。 用 50%的多菌灵 100 克,加水 50 公斤浸种;或 35%的恶苗灵120 克,对水 50 公斤浸种;或 3%的生石灰水浸种 48 小时。 药液浸种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 1520 厘米,供种子吸收。 同时,在浸种过程中,药液面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也不能重复使用,以保证闷死病菌。 不管是在秧田还是大田里,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防止扩大侵染。 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用火烧。 专利查询。水稻恶苗病的防治的措施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航班售票信息管理系统
酷推撕拌奋斟酮蛔粱枪绢骏撵旁懒霞荣甫折滑讹泳豫傈户遁阳墩秽郁掏撅逸串佣伸姿匆诈低恐毫翻骆赁 航班售票信息管理系统 55航班售票信息管理系统 作者:胡君 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广播电视大学 邮政编码: 41 8000【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水稻地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
1、膜水稻的特点:一是节水,每亩栽秧田全生育期需水 2400 立方米,而地膜水稻仅 1200 立方米;二是省工,3一天播一亩地,不用拔草;三是省肥,一般亩产 500 公斤水稻只用 10斤磷酸二铵、50斤碳铵;四是稳产高产,一般亩产在 500 公斤以上。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栽培条件。 无霜期不少于 125 天,大于或等于 10,有效积温 2500,年降雨量 400 毫米左右
教师服务与行为规范手册
14 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四、酬金计算与发放方法 (一 )兼职教师课时酬金标准按《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分配制度试行方案》中的相应档次核发。 (二)对于面向社会招聘的急需人才,如教学效果好,且经系部、人事处和主管院长、院长认可,课时费可在相应档次上浮 1020%;如 在学院任教一年以上,经相关系、部认真考核,教学效果很好的教师,经院长同意,院长办公会认可,可转为学院在岗人员
水稻地膜旱管节水栽培技术
1、稻地膜旱管栽培,即选用耐旱水稻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整个生育期不建立水层,主要利用自然降雨,保持土壤湿润的高效节水栽培。 我县近年在卢集、众兴、李口、新袁等乡镇组织多点试验、示范、面积达 700 公顷,平均产量达7821种旱粮单产增 225上,每公顷增效益 2250。 水稻地膜旱管栽培是一项全新的高效节水栽培方式,在栽培上要把握好调控措施。 1、适宜地区。 应选择种水稻水源不足,种旱粮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