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物,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 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 病死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 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处,着生有浅红色霉层。 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水稻恶苗病的病菌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次年使用了带病的种子或稻草,病菌就会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引起秧苗发病徒长。 带病的秧苗移栽后,把病菌带到大田,引起稻苗发病。 当水稻抽穗开花时,病菌经风雨传到花器上,使谷粒和稻草带病菌,循环侵染为害水稻。 防治方法防治水稻恶苗病重点放在种子的处理上。 严格消毒种子。 用 50%的多菌灵 100 克,加水 50 公斤浸种;或 35%的恶苗灵120 克,对水 50 公斤浸种;或 3%的生石灰水浸种 48 小时。 药液浸种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 1520 厘米,供种子吸收。 同时,在浸种过程中,药液面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也不能重复使用,以保证闷死病菌。 不管是在秧田还是大田里,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防止扩大侵染。 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用火烧。 专利查询。水稻恶苗病防治措施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毕业设计论文-mc80型双主机大梁冲机身结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全套图纸
以达到减轻部件总体质量的目的。 重新进行有限元分析,检验改变尺寸后的刚度和强度。 重复进行以上步骤,直到获取最佳方案。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这一次科学研究的对象:压力机。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介绍了他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针对它的实用性,我们对此再次就行优化设计以求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这一章中,我们对研究目的和方法作了说明,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具体进行分析和改进。 汤跃进 MC80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设计
时钟信号 ;复位电路使单片机恢复初始状态。 键盘电路用于向系 统输入运行参数和控制 系统的运行状态。 通过键盘扫描等程序设计把键盘输入的数据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或把数据发送到 PC机实现串行通信。 LCD 电路用来显示键盘输入的数据和上位机发送到 AT89S51 的数据,其功能也是靠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的结合来实现的 串 行 通信电路主要是为了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数据传送而设计的。
水稻二化螟的识别和防治
1、翅目,螟蛾科。 别名钻心虫。 分布在我国南方、北方各稻区。 寄主 水稻、玉米、甘蔗、粟、蚕豆、茭白、高粱、油菜、小麦、紫云英等。 近年该虫为害仍然严重。 为害特点 水稻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刮大风易倒折。 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为害,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后叶鞘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