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跗线螨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稻跗线螨是 70 年代出现的水稻害虫,属螨目跗线螨科。 虫体微小,乳白色,主要存在水稻叶鞘内,剥开叶鞘,肉眼可见叶鞘内壁表面似有白色粉尘,用放大镜或双目解剖镜观察,可看到很多细小的螨虫蠕动和爬行。 螨虫在水稻叶鞘内为害,造成叶鞘壁破损,叶细胞死亡,叶鞘出现褐色斑点,螨害严重时褐斑连成片,叶鞘变成褐色。 水稻跗线螨为害后对水稻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水稻后期的抽穗不灌浆或谷壳黑褐色,结实率降低。 在广东,水稻跗线螨早晚稻均有发生,其中对晚稻的影响较大,一般造成水稻损失 1030,严重时可达60。 近几年来在珠江三角洲水稻附线螨发生和为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以广州番禺区和中山、东莞等地为中心向周边稻区扩展,已发展到新会、台山、增城等市,应引起农业管理部门和广大农民的重视。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