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种化学除草内容摘要:
1、年来,水稻旱种面积增加,已成为山区农业生产的新亮点。 如何做好杂草的防除,是发展水稻旱种,确保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化学除草具有快速、高效、省力的优点。 据调查,旱稻田杂草种类较多,其中为害重的主要是稗草、鸭舌草、马唐、苋菜、灰菜、三角菜等。 杂草一般在播种后 7 天左右出现第 1 出苗高峰,以禾本科的稗草、马唐等为主;播种后 20 天左右出现第 2 出草高峰,主要是阔叶杂草;播后 30 天左右,杂草发生量很少,且旱稻群体生长势较强,迟发杂草群体生长势较弱,一般不能构成为害。 可见,播种后 2025 天,发生的杂草约占全生育期杂草总数的 85%95%,是除草的重点。 根据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在使用化学药剂 2、除草时,根据不同草相情况,选用对路药剂,适时用药,用足药量,均匀施药,以保证和提高化除效果。 旱稻田杂草的防治对策与水稻基本田相同,只是在用药品种和方法上更适应旱田的特点。 在旱田进行化学除草必须把地整平整细,喷药时加大喷液量,有利于施药均匀,克服土壤墒情差影响药效发挥,尤其要注意施药质量,土壤封闭应选用喷雾法。 用背负式喷雾器喷药时,喷药后避免在田间踩踏以免影响除草效果。 旱播后苗前处理以土壤封闭为主,结合苗期茎叶处理。 般在播种后 10天左右,每亩用 60%丁草胺乳油 200 毫升、48%仲丁灵乳油 300 毫升加 72%二甲四氯钠粉剂 50 克(二甲四氯钠用量不可超量),对水 75 公斤(5 背壶 3、水)喷雾。 土壤干燥时必须加大用水量,这是决定药剂封闭除草效果的重要一环。 为提高药剂封闭效果,播种后喷药前需用磙子压碎地表土块,以利于土表药膜形成。 第 2 次施药为茎叶处理(兼药剂土壤封闭),旱稻出苗后当稗草 2 叶时选晴天消露后,每亩用 60%丁草胺乳油 200 毫升加 20%敌稗乳油 750 毫升,或 60%丁草胺乳油 300 毫升,1150%杀稗王可湿性粉剂 25 克,对水 40 公斤喷雾。 旱稻田化学除草注意的问题:保证整地质量,要求田面耙得平整,防止高低不平而引起药害和防治效果差。 正确选择除草剂,需进行化学除草的田块,要根据杂草种类和水稻生长情况正确选用除草剂,以提高总体除草效果。 适期施药,使稻苗适于使用除草剂的时期与除草剂有效防除杂草的适期保持一致。 称准药量,在施用除草剂时,用药剂量要称准,做到先算面积后称药,防止药量过大产生药害或药量不足影响防效。 均匀施药,药剂与水要搅均匀,保持喷洒浓度致,特别是喷施可湿性粉剂时,在喷药过程中要注意搅拌,以免桶底浓度太高引起作物药害。 在配制毒土时,要使药剂与细土充分混和均匀。 在喷洒和撒施过程中,要均匀施药,防止重施漏施。 专利查询。水稻旱种化学除草
相关推荐
6 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与零件的材料性质来选取。 当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时,进给速度 f应该选择得小些。 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决定,并与 数控系统脉冲当量的大小有关。 选择对刀点的原则是: ( 1)选择的对刀点便与数学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 ( 2)对刀点在机床上容易校准; ( 3)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 ( 4)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确定工艺加工路线的原则是: (
1、稻隔层育秧抛秧是在软盘育秧抛秧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抛秧技术。 它除了具有软盘育秧抛秧的所有优点之外,还有软盘育秧抛秧无法比拟的优点:第一,它能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无须专用软盘,材料易得。 第二,能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播种更方便,更快捷,起秧能整张地扯起,并卷筒运输。 第三,能有效地克服软盘育秧所带来的秧龄限制,可增大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缓解劳动力紧张程度,早晚两季都可选用迟熟品种
1、秧技术(一)选地做床与床土处理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偏酸、杂草少、离水源近的岗地做床,规格据地膜宽度而定,一般采用 宽地膜,应做 1 米宽、15 米长的床。 将床翻深1015 厘米、除净残杂物,打碎土块搂平,做好床后每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猪粪 10 公斤、硝铵 35 克、二铵 85 克和硫酸钾 54 克,然后将这些肥料反复均匀地拌在 10 厘米床土中,否则烧根死苗。
1、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稻区均可推广应用。 它省水、省种、省肥、省秧田,水稻可提早成熟 35 天,产量增加 10%18%。 一、翻 1520 厘米,灌水泡田 23 天。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5001000 公斤,磷酸二铵和尿素各 10 公斤,硫酸钾 10 公斤。 插期日平均温度应稳定在 13以上,秧龄2735 天、叶龄 比较适宜。 013 厘米,南方为 2610 厘米。
1、稻旱种水管系指水稻种子未经育苗、移栽,在旱作情况下播种,在一定时期内再建立水层管理的一种抗旱节水种稻形式。 此技术可在直流灌溉稻区应用,也可在受地势影响上水困难的“望天田”地块应用,也适于山谷平地受控山水地下水和侧流水影响的地块应用。 水稻旱种水管栽培技术的核心是节水。 其原理是依据水稻生理需水规律,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采取切实可行的节水种植方式,免去育苗、泡田、插秧等作业和用水环节,旱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