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后期防高温逼熟技术内容摘要:

1、稻在抽穗扬花至灌浆结实期往往会遭受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受害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 3 天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 实践证明,在开花期,35以上的高温持续 1 小时就会引起颖花的高度不育,其中已开放的花受害最大。 一般要损失 10%左右,严重的可达 20%以上,是影响水稻高产优质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温热风条件下灌水,能改善田间小气候,使稻株群体间气温下降 13,穗部温度降低 1水源条件方便的地方最好实行日灌夜排。 条件差的地方,可在短期内灌深水 23 天,但切忌长期深灌,以免造成缺氧烂根早衰。 灌能明显降低温度,增加湿度。 喷灌一次后,田间气温可降低 2以上,相对湿度增加 10 2、%20%,结实率提高 右。 以盛花期前后喷灌为宜,每亩用水量 200250 千克。 稻后期施肥,一定要慎重从事,尤其要注意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 因为长期供氮过多,容易造成禾苗贪青倒伏,削弱植株对高温的抗御能力。 若必须补施氮肥,也只宜根外追肥。 外追肥能降温增湿,可以补充水和营养成分。 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150 克,对水 50 千克,在晴天下午 4 时后进行喷雾,可保持叶片功能,增强稻株的抗高温能力。 注意雨天不能喷施,以免淋失。 亩用硫酸锌 100 克、食盐 250 克或磷酸二氢钾 100 克,对水 6075 千克喷施叶面。 有条件的可同时喷施一些清淡的维生素 C 或 3%的过磷酸钙溶液,都有一定的减轻高温伤害的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