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与防治内容摘要:
1、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因病害或虫害导致“枯心”。 正确判断水稻“枯心”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治,是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保证。 一、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一)由虫害引起的“枯心”。 大螟、二化螟、三化螟、蝼蛄等危害水稻均可造成“枯心”,其主要区别为:孔大、虫粪多,粪便一般排在水稻叶鞘与茎秆之间。 被害水稻茎叶鞘、叶片均变黄色。 其危害以稻田边为重,田中间较轻。 孵化后幼螟先群集于水稻叶鞘内侧取食危害,被害叶鞘外面先出现水渍状黄斑,后逐渐发黄枯死。 幼螟稍大后再蛀入稻茎,导致水稻剑叶叶尖发黄,严重时心叶枯死。 被蛀稻茎上有虫孔,孔外虫粪少、孔内虫粪较多。 螟先啃食水稻心叶,导致心叶失水纵卷如葱管状、青白色, 2、俗称“假枯心”。 将卷缩的心叶抽出,可见断面整齐。 若螟虫继续危害,咬断心叶,破坏生长点,则心叶彻底枯死,成为“真枯心”。 被蛀稻茎虫孔较小,孔外无虫粪,孔内有白色细粒状虫粪。 稻丛从基部部分或全部咬断,致使水稻心叶发黄枯死。 被害水稻易整株拔起,稻茎上无虫孔,也无虫粪。 此类枯心一般在水稻晒田或因长期干旱、稻田无水时才易发生。 (二)由病害引起的“枯心”。 水稻病毒病与白叶枯病均可造成水稻“枯心”,两者的区别为:心症状与三化螟造成的枯心相似,但稻茎上无虫孔、无虫粪,心叶不易拔起,叶片夹于玻璃片中挤压无菌脓。 水稻分蘖期发生居多。 发病后先是病株心叶或心叶下 12 片叶失水、卷缩、青枯、坏死,随后其他叶片也逐渐卷缩、青枯,最后全株叶片枯死。 取新鲜病叶一小片夹在玻璃片中挤压,对光查看,可见叶脉口处有黄色菌脓流出。 二、水稻“枯心”喷施“锐劲特”、“特杀螟”、“虫挫”等对症杀虫剂予以防治。 在水稻晒田时,用拌有“敌百虫”的麦麸等毒铒诱杀。 在水稻播种前将稻种用“强氯精”浸种,并做好稻飞虱、叶蝉等带毒昆虫的防治工作。 做好水稻种子消毒外,在白叶枯病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施宝灵”、“叶枯宁”等对症药剂予以防治。 专利查询。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与防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毕业设计---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的设计
1 比较与选择 ............................................... 1 二、电路与程序设计 ............................................. 4 电源电路 ................................................. 4 跟随器电路 ....................
水稻品种-九优207(试验名 898A常恢121)
1、九优 207(试验名:898A/常恢 121)审定编号:桂审稻 2006009 号品种名称:九优 207选育单位:湖南金健种业有限公司、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898A先恢 207(测恢号为 12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7121 天,比对照粤香占(2004 年)早熟 4 天,与对照金优 207(2005 年)相仿。
毕业设计---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设计
学生通过使用虚拟仪器或真实仪器、装置或系统的模拟装置来熟悉实验过程,掌握相关技术;能满足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要求,根据其能力、实验经验等调整资源模块 ( 如设备、组件、仪器、生成器、数据采集板等 ) ,保证学生在单独使用模拟环境时能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虚拟实验室可以给 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利于突破学时的限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力,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