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技术教程基础篇内容摘要:

三、阴天摄影: 阴天摄影时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准确的曝光量,就应该偏向于曝光略为不足;而且,阴天摄影曝光量即使准确,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还不如曝光略少的效果 好。 因为曝光略为不足(曝光量减)不仅不会影响阴天漫射光照明的物体亮部和浅色部位的表现,反而有助于暗处和深色部位加重影调,使整个画面的影调反差略为加大。 四、括弧曝光法: 为了获得理想的反差和丰富的质感层次,在进行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尤其广告摄影或静物摄影时,不妨采用括弧曝光方法来拍摄(或叫曝光优选法)。 具体操作是:先根据测光或估计的正确的曝光量拍摄一张,然后按曝光量的等级递增、递减再拍 2或 4张,犹如在基准曝光的两侧加上逐级改变曝光的 “括弧 ”。 例如,根据测光表的读数,使用 F 1/125秒拍摄 后,再使用 F 1/60秒和 F1 1/250秒各拍摄一张,然后再从中选择最为理想的一张。 这种方法看似浪费胶片,其实获得一张理想的底片远比浪费的几张胶片有价值。 况且,另外几张曝光略为不同的胶片完全可以当作备用底片保存。 第二节 摄影构图 摄影,就离不开构图,一副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构图。 下面,我们还是分情况来讨论如何去构图。 一、风景人像照片 结合风景拍摄的人像称为风景人像照片,属于人像摄影的一个品种。 若以表现景物为主,人在画面上显得很小,成了风景的陪衬,就属风光摄影了。 所以,拍 摄风景人像,无论留影纪念还是摄影创作,如果把人拍得远而小,虽见身影但难辨容颜,就可能严重影响留影效果或神形表现,因此应近些拍摄,把人拍得大些才好。 所以我们拍摄时应注意画面的比例,一般来说,全身像相当于边高的 1/23/4,大半身像相当于边高的 2/33/4,半身像相当于边高的 3/5甚至 4/5(拍摄半身照片时强烈建议大家使被摄人的眼睛处于离画面顶端下方 1/3处)。 不管怎么样,人的头顶离画面上边应有适量的空间,以看上去协调并有一定的舒适感为宜,不能给人一种压抑感。 二、风光摄影 许多人都喜欢风 光摄影,有时甚至不惜长途跋涉去搞创作,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拍不出自己需要的效果,好像看到的和实际拍到的是两回事。 这是什么缘故呢。 不注意构图 这是导致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么,我们具体应怎么去操作呢。 首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所要拍摄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表现的是什么,然后再按我们的拍摄意图去构图。 画面构图除了特殊需要以外,一般应保持平衡,否则就会偏重或形成不稳定感。 或者虽不平衡对等,但视觉上要觉得平衡,左右并不偏重。 为了使画面平衡,除了采取对称式构图、或者通过画面透视的杠杆作用进行布局外,还可以借助视觉心理的杠杆感、稳定感 ——一两压千斤布局取得均衡。 比如,画面的左半部是一座高耸的山峰,画面右下部是水面,上部是天空,由于景物及其影调存在强烈的对比,画面显得左重右轻,构图很不和谐。 假设在画面右下部的水面有一只 帆影,或者在画面右上部的天空人一只飞鹰,帆影或飞鹰即使很远很小,与高山相比微不足道,但画面左部高山的偏重感就会消失,整个画面的构图就显得均衡。 再如,画面右上部是一幢楼房或一座高耸的山峰,画面左下部是一片广阔的绿地,这样的画面显然头重(右上重)脚轻(左下轻),显得不平衡。 假若适当选择取景角度,表现出绿地上的一群牛羊或一群在草地上玩耍的儿童,尽管牛羊和儿童本身并不能与楼房取得实质上的平衡,但由于与实物对应布局,就具有均衡构图的相当分量,使画面看起来并不见得左轻右重,从而取得了视觉上的平衡。 构图时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要注意画面的反差。 有时,在我们要拍的景物中 ,一部分亮度很大,一部分亮度很小(很暗),会让相机的测光系统顾此失彼:如果按亮部曝光,暗部就会一片漆黑,毫无层次;如果按暗部曝光,亮部就会白茫茫一片,失去了细节。 在处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胶片的感光特性:每一种胶片都有一个曝光宽容度,即允许曝光过量多少或曝光不足多少,对一般的日光型胶片而言,可以曝光过量 3级,但只能曝光不足 1级。 超过了这个限度,所拍摄的景物就会失去层次。 所以,当我们遇到景物反差很大的情况时,我们就要尽可能照顾暗部, 即我们先按亮部测光,然后在测光的基础上,增加 23级曝光量进行曝光,这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