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大病害空秕粒的防治内容摘要:

1、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是水稻较难防治的三大病害。 加之空秕粒逐年增多,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水稻病害和空秕粒,是水稻优质高产的保证。 一、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因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以穗颈瘟危害最重。 稻瘟病一直是难以防治的难题。 防治办法:防治稻瘟病最有效的配方:圣农素 10 克、稻瘟灵或三环唑(常量)、洗衣粉 25 克、加水 15 公斤、有虫加杀虫剂。 在苗瘟、叶瘟发病初期喷一次,7 天后病苗就可康复。 对穗颈瘟在抽秘期喷次,扬花末期再喷一次,一般喷两次就可彻底防治穗颈瘟。 二、稻曲病的防治稻曲病又叫青粉病、灰包。 主要危害秘部。 水稻抽棉至乳熟期遇多雨高湿天气发病 2、重。 在稻穗上长出比黄豆粒稍大,墨绿色,表面有裂纹的近球状物。 水稻得厂稻曲病,不仅空秕粒增加,结实率降低,而且污染米粒,对人畜有毒害。 防治难度较大。 防治办法:圣农素 10 克,井岗霉素 15 克,粉锈宁(常量)半袋、洗衣粉 25 克,加水 15 公斤,在水稻抽穗期喷一次顶防,710 天后扬花期再喷一次,一般喷两次就可铲除。 如已发病,要立即喷药防治,虽然不能铲除病穗,但完全能防止病害扩散侵染。 删此混合液防治稻曲病的关键是早预防,并要连喷两次以上。 同时兼治其他病害,防早衰,增产显著。 三、纹枯病的防治纹枯病又叫花脚干,主要危害叶鞘、叶片,有时也危害穗部,是水稻的烈性病害之一。 从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7 3、月中旬到 8 月中旬发病最重。 纹枯病蔓延速度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 防治办法:圣农素 10 克。 粉锈宁(常量)半袋、硫酸铜 25 克、洗衣粉 25 克、食盐 50 克、醋 100 克,加水 15 公斤。 从缓苗后至破口期前喷 2 次,就可铲除纹枯痫,同时兼治其他病害。 苗期、分蘖期加锌肥,孕穗期加硼肥。 四、空秕粒的防治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如温度越过 35,或低于 25,阴雨天气多或过于干旱,都将影响水稻穗的发育和授粉授梢,使空秕粒比率增加。 一般水稻空秕粒串为1020%,严重的达 3040%,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因此,只有防治空秕粒,才能保证水稻高产稳产。 防治办法:圣农素 10 克,赤霉索 、硼肥 100 克,加水 15 公斤,在水稻破口期和稻穗期各喷一次,町增强授粉授精能力,特别是在低温下增强光合作用和授粉授精能力,使水稻全部授粉授精,有效减少空秕粒,早熟 710 天,亩增产水稻 100 公斤左右,最高可增产 150 公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