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良种介绍-博优早特内容摘要:
1、博优早特 特征特性: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晚造平均全生育期 117121 天,比博优122 迟熟 3 天。 叶片厚直,分蘖力、抗倒力较强,后期耐寒力较弱。 米,穗长 米,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 148154粒,结实率 千粒重。 晚造米质未达国标优质等级,外观品质为二级,整精米率 垩白粒率 26%36%,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55 毫米,味品质分 79 分。 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 对中 C 群、中 B 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 田间稻瘟病发生轻微;中感白叶枯病,对 5 菌群均表现中感。 产量表现:2003、2004 年两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 斤,比对照组合博优 122 分别增产 增产均不显著。 2、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中等或中等肥力以上田种植;(2)施足基肥,采取攻前、补中、壮尾的施肥原则;(3)插后浅水回青,薄水分蘖,够苗露田,抽穗扬花期薄水灌溉,成熟期干湿交替,不要过早断水;(4)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制种技术要点:(1)在海南春制,抽穗期安排在 3 月底至 4 月上旬为宜;(2)合理安排播差期,父本在海南 12 月下旬播种,播始期 90 天左右,母本 1月中旬播种,播始期 75 天左右,播差期约 15 天。 父本可分两期,两期父本间隔以 45 天为宜;(3)父母本行比以 2:1416 为宜,米、母本 米;(4)科学喷施“九二”,每亩用量 10 克左右,可在母本抽穗 10%左右时喷施。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博优早特为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晚造全生育期比博优 122 迟熟 3 天,产量与博优 122 相当,晚造米质未达国标优质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抗倒力中强,后期耐寒力中弱。 适宜我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专利查询。水稻良种介绍-博优早特
相关推荐
1、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 烂种和烂芽常发生在水域秧田和直播秧田。 一、烂种谷种在播种后、出苗前腐烂而死亡为烂种。 烂种的原因很多,如谷种储藏不当失去生命力或种子的生活力弱;种子处理时催芽温度过高或催芽过长造成烧芽或断芽;秧田土壤过于松软,播后种子下陷或土壤干硬致使种子闷死;播种后长期灌深水,种子萌发时缺氧闷死;播种后长期气温低腐烂而死。 采用薄膜保温育秧,掌握好催芽的温度,提高秧田整地质量
3左右。 近期又有消息报道。 中科院化冶所与该公司联合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氧化炉。 这种新型氧化炉与进口氧化炉相比,每吨产品原材料单耗 4 降低 2020多元。 使用这种氧化炉生产出的钛白粉,其有关指标均达到美国杜邦公司同类产品的水 平。 其消色力指标甚至超过了杜邦公司生产的钛白粉。 国内发展氯化法也是关注原料问题。 用弱氧化一稀盐酸加压浸取和流态化浸取攀枝花钛精矿制得了优质的人造金红石
1、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是水稻较难防治的三大病害。 加之空秕粒逐年增多,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水稻病害和空秕粒,是水稻优质高产的保证。 一、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因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以穗颈瘟危害最重。 稻瘟病一直是难以防治的难题。 防治办法:防治稻瘟病最有效的配方:圣农素 10 克、稻瘟灵或三环唑(常量)、洗衣粉 25 克、加水 15 公斤
1、八红优 256(原名:红优 256)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 2004018 号选育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品种来源:八红 A测 256(由 东野生稻/育而成)报审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22 天左右,比对照特优 63 早熟 1。 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叶姿较挺直,叶鞘、稃尖紫色,熟期转色较好,谷粒无芒,植株偏高,抗倒性稍差。
1、矮籼占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6036选育单位: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粤野占 21/源籼占特征特性: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晚造全生育期 105113 天,比粳籼 89 早熟57 天。 植株矮,分蘖力较强,叶色淡,剑叶长、宽,抽穗不够整齐,穗中等大,抗倒力中强,后期耐寒性中弱。 株高 米,穗长 有效穗 ,每穗总粒数 117 粒,结实率。 晚造米质达国标优质 1 级,外观品质为特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