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金陵图书馆新馆信息系统深化设计工程招标技术方案(最新整理by阿拉蕾内容摘要:
图书馆是信息存储和传播的中心,担负着 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社会教育、学术研究和保存文化遗产的重要功能。 随着知识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信息呈爆炸性的增长,以 保存印刷品为主要馆藏,以单纯借阅藏书为主要功能的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要向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和向开放的、多功能的、存储多样化、全方位服务的数字图书馆过渡和转变。 数字图书馆是新世纪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它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效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 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网络环境下、基于业界通行标准和规范、拥有海量分布式存储信息资源、具有智能化检索技术、没有时空限制的数字图书馆。 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各种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更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共同参与建设才能完成。 在国家大力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大环境下,基于对区域中心城市的市级中心馆的功能定位,金陵图书馆必当以重要成员馆的身份加入到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当中,抓住新馆建设机遇,在国家和本省统一的规划和框架下,加速推进本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本市的共享工程建设,努力在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推进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金图 的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以应用系统为主导, 选择 成熟的系统平台和网络平台,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数字资源建设平台实现馆藏 资源数字化,借助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实现所需的各类应用;通过数字资源门户平台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采用统一 的 用户 认证系统和计费系统来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金图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既考虑到作为国家和省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将具备资源分中心和重要服务节点的功能要求,又从本馆的实际出发,建设有金陵图书馆特色的数字图书馆,使其成为金图新馆功能的突出亮点。 功能体系 数字图书馆应用软件系统是为图书馆完成管理、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功能所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 发展,数字图书馆应用软件也在不断地提高、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和系列化。 数字图书馆应用软件系统按功能性质划分为几个平台,包括:数字资源加工、数字资源管理、网络资源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等几部分。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围绕着数字资源和网络服务等方面的软件比重会不断增加并会有适合数字图书馆使用的数字资源加工、标引、检索、调度、共享等新的软件系统不断被开发。 其中各软件平台承担的主要内容: 数字资源加工平台: ? 对图书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将纸介质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 ? 对加工的数字资源按标准进行标引 ,构建元数据,可以加入到图书馆编目检索机制中; ? 对其他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和整理。 数字资源管理平台: ? 对加工的数字资源进行管理、检索、发布; ? 对外购的各种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检索; ? 对各种光盘资源进行管理; ? 对各种音 /视频资源进行管理。 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 建立数字资源门户,对读者提供统一的认证、数据服务; ? 建立个人资源门户,帮助读者使用、管理数字资源; ? 建立网络咨询系统,通过网络搭建读者获取知识和帮助的虚拟平台。 ? 对大量无序的网络资源进行采集加工,提炼对读者有用的资源需求,可以按要求向读者推送。 图书馆管理平台: ? 图书馆业务流程的管理; ? 图书馆办公流程的管理; ? 读者使用管理; ? 管理日志等。 图书馆服务平台: ? 图书馆多媒体导航服务; ? 图书馆电子教学服务; ? 图书馆应用软件监测服务等。 功能要求 ? 要满足于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具有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数据库的需要; ? 要支持对各种电子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整合,形成一个内容丰富、更新及时、组织合理、管理方便的数字资源体系; ? 要能够提供完善的、先进的、人性化的用户服务; ? 要充分考虑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技术方法; ? 要注意遵循业界通行 的标准和规范:如 Dublin Core、 XML、 OAI、 Open URL、 RDF、ISO/IEC1064 ; ? 要充分考虑到高并发访问人数对网络、服务器和存储的高性能要求; ? 要重视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支持,并尽可能支持以下趋于成熟的技术,包括: ? 人工智能技术 ? 面向对象的技术,支持 XML标准的数据交换 ? 通过可扩展的、高性能计算机的智能存储体系来支持海量资源存储 ? 跨地区、跨数据库的海量资源的快速搜索和调度技术 ? 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封装技术 ? 网格技术和数据网格技术 数字资源 金图数字资源 的构成 ? 本馆将陆续纳入开发建设计划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有序化组织后形成的具有自主版权的数字资源; ? 本馆已经数字化的具有自主版权的资源,包括现有的馆藏目录数据库、本馆已建的地方文献基础资源库和各种专题数据库; ? 本馆购买的各种商品化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专题数据库等。 其存储方式:或光盘方式,或磁盘方式,或采用本地镜像站点方式; ? 由服务商提供,供局域网或经授权可进行远程网络访问的数据库资源; ?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和省级分中心提供的免费数字资源; ? 通过搜索挖掘获取整理后的 WEB网络 资源。 数字资源建设功能要求 ? 数字化要求: ? 使用工业化的 OCR 技术,尽量不依靠人工校对或将人工校对工作量减少到最低程度来完成图像处理和文字的扫描识别,识别精度达到目前技术水平能达到的最高精度; ? 使用优质高效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对资源进行一次性的加工处理,加工后的资源应具有通用性以适应不同系统的使用; ? 采用先进的音视频采集、编辑技术来进行多媒体资源的制作。 ? 资源加工要求: ? 根据最新的元数据标准和规范 对数字资源进行标引、分类与组织 ;支持元数据之间的知识关联; ? 要实现只对资源内容进行一次加工标引即可适应系统功 能不断扩展升级; ? 使用自动标引技术自动或辅助生成主题和分类;使用自动文摘技术和自动篇名技术来批量生成文摘数据和篇名数据; ? 使用各种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如水印技术、密钥技术等,来有效地保护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 ? WEB资源的挖掘 ? 使用 WEB 资源挖掘技术,对 Web 中的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数据元素进行挖掘, 收 集到 本地 、进行加工。 数字资源管理 数字资源管理的功能要求: (1) 纯文本的全文检索、概念检索; (2) 智能检索:根据用户的需求,帮助用户分析和制定检索策略,并能智能化地在不同地点、不同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将用户所需信息准 确地显示出来; (3) 命名系统: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需要一个长期的、唯一的、独立于地址的标识名,以便于用户对资源的检索; (4) 资源调度:负责从唯一的资源名到资源的网络地址的解析,以实现跨地区、跨数据库的资源检索; (5) 多媒体处理技术:适用于网络传输、多媒体检索; (6) 系统互操作:通过元数据的互操作,促进资源的共享;通过中间件、代理( Agent)以及 Web Services 解决分布式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7) 数字资源整合:数字资源种类繁杂,其数据结构、系统平台和使用方法都不尽相同,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结合,实现资源的统一发布、统 一检索; (8) 需要一个易管理的、可扩展的、高性能的、智能化的存储体系来支持海量数字资源存储。 数字资源服务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包括数字资源的发布、参考咨询、流媒体服务、个性化服务、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和费用结算等功能,资源服务系统应体现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和个性化。 (1) 服务方式 按用户接受服务的地点分为馆内阵地服务和馆外网络服务; ? 馆内服务:以电子阅览室为主要服务阵地、分布在馆内其它地点的工作站为辅助服务阵地,为读者提供查询检索和阅读,并提供配套的复制服务; ? 馆外服务:读者在任何地方通过 Inter访问数据库服务器、或者是授权访问数据服务商的服务器,受限或不受限地查询检索和阅读下载数据。 按工作人员是否介入分为: ? 用户自助服。提交金陵图书馆新馆信息系统深化设计工程招标技术方案(最新整理by阿拉蕾
相关推荐
1、天丰优 3550(原名天优 3550)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6040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 A/广恢 3550特征特性: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晚造平均全生育期 116119 天,比博优122 迟熟 36 天。 分蘖力中等,株型中集,剑叶直,穗大粒多,茎秆粗壮,抗倒力强,后期耐寒力中强。 株高 米,穗长 米,每穗总粒数 146153 粒,结实率 千粒重。
1、胜巴丝苗 审定编号:粤审稻 2005002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胜泰 1 号增巴丝苗特征特性: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晚造全生育期 109115 天,比粳籼 89 早熟 3天。 株型好,生势旺,剑叶窄、长、弯,穗大粒多,粒形小,镰刀型,植株稍高,为 米,穗长 米,亩有效穗 ,平均每穗总粒数 137 粒,结实率 77%千粒重 ,抗倒性稍差,耐寒性弱。
国家电测水平差距的一条可行之路。 论文的设计任务 虚拟温度巡检仪系统是基于虚拟仪器平台 所开发的 应用系统, 论文的设计任务主要是 利用 虚拟仪器平台 的功能构建一个集温度信号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和显示为一体的温度检测系统,对工艺流程中各点的温度达到实时、可靠检测的目的。 本系统采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LabVIEW 软件,采用模块化思想,通过 NI 公司的数据采集卡 PCI— 6221
个振荡周期(即 2 个机器周期)以上,若使用频率为 12MHz 的晶振,则复位信号持续时间应超过 4 s 才能完成复位操作。 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 按键电平复位是通过使复位端经电阻与 Vcc 电源接通而实现的。 在本设计中采用了按键电平复位方 式,其复位电路如下图 : 图 复位电路
阻 RL上便可得到与 T 成正比的输出电压。 由于利用了恒流特性,所以输出信号不受电源电压和导线电阻的影响。 图 32中的电阻 R 是在硅板上形成的薄膜电阻,该电阻已用激光修正了其电阻值,因而在基准温度下可得到 1μA / K的 I值。 图 33 AD590内部结构图 上图 33所示是 AD590的内部电路,图中的 T1~ T4相当于图 33中的 T T2,而 T9, T11相当于图 32中的
的输出为 2V~ 5V TLC 只能转换 5V 这样 12 位的 AD 转换器的分辨率则大于题目的要求 01 因此我们必须将 100 欧姆以下的值通过偏置的方法将其减掉然后通过增加放大倍数来尽量提高分辨率这里我们设计的偏置电路同样见下图 24 所示这里设计的首级放大器的倍数是 20 倍而后级放大则为 4 倍合计的放大倍数为 80倍这样就完全满足设计分辨率的要求 5 图 24 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