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螟虫病偏轻内容摘要:
稻一代二化螟在沿江和皖南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其它大部稻区偏轻发生;一代三化螟全省轻发生。 各地调查冬后残留虫口基数为近十年来最低。 但安庆市宜秀区、黄山市徽州区、休宁县、泾县、宣州区、岳西县、枞阳县、当涂县、东至县、青阳县冬后亩残留虫量仍较高。 该站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江南、沿江稻区在 5 月下旬初,江淮及沿淮稻区在 5 月下旬后期至 6 月上旬初。 发生期沿江、江南较去年偏迟57 天,江淮及沿淮比去年迟 68 天。 一代三化螟沿江、江南稻区卵孵高峰期在 5 月下旬,江淮、沿淮稻区卵孵高峰期在 6 月上旬。 目前气候条件对螟虫发生较为有利。 据气象部门预报,6 月上旬以前全省降水量比常年略多,大部分地区偏多一成左右;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略低,气候条件较有利于螟虫发生。 省植保总站的专家建议,沿江、江南稻区在 5 月下旬以前,江淮、沿淮稻区 5月下旬后期至 6 月上旬对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部分早栽单季稻大田进行防治。 当早稻大田亩卵量达 120 块或枯鞘团达 80 个的田块用药用 配制剂、杀虫单等防治一次,二化螟有多个发蛾高峰的地区一周后再补治一次。 单季稻区秧田在防治适期内对亩卵量达 100 块以上秧田用药防治一次,重发区视虫情再补治一次,也可以人工摘除卵块带出秧田外处理。 专利查询。水稻螟虫病偏轻
相关推荐
上来回击楼主,但是楼主没有及时回应,而且以实验为依据反驳理论,最终不少 TX 拆开自己钥匙,发现芯片,公布照片,但是楼主还是以其实验为理由拒绝承认,大家由于不知道非法启动会有什么后果,不敢做直接实验,为此中只有我是 XS,最终还是忍不住了,前往做现场验证,以免不利后果。 实验 1:拆钥匙:把钥匙打开 ,看见同其他 TX 发布照片中同样的情况,看到隐藏的芯片。 实验 2:将钥匙分为塑料段(含芯片)
1、使水稻高产优质,对水稻苗期病害恶苗病、立枯病、水稻纹枯病,提出防治措施。 一、水稻立枯病1、立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由病菌侵入秧苗所引起的,立枯病主要有幼芽腐死、立针基腐等症状。 (1)芽腐是在出土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芽或幼根变褐色,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和芽基部生有霉层。 (2)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至 2 叶期,病苗心中枯黄,叶片不展,种子和茎基交界处常有霉层,茎基软易折,根变成黄褐色。
1、、立枯病(黄枯病)在使用调制剂的情况下,发生立枯病主要与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 播种量如果每平方米超过 300 克时,容易得立枯病。 早晨未出太阳时检查苗床,如发现苗床有一块块苗虽然没黄,但没有水珠时说明已得立枯病,这时打药就可以挽救,如果等到苗黄后打药就只能控制发病。 是不是立枯病主要看以下几点,首先看稻苗心叶尖上有没有水珠或黄不黄,其次是把病苗连根拔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
计过程等进行简要的讲解,然后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并对其中比较重要的表结构进行描述。 系统模块设计 网站 前台系统主要实现会员注册登录管理、商家信息浏览、酒店预订等功能,具体描述如下: (1) 会员注册登录模块:实现会员注册、登录、安盈用户卡信息绑定,用户积分管理及个人信息管理。 该模块利用 的成员管理机制实现的,包括成员资格和角色管理。 (2) 商家信息浏览模块:实现普通商家信息、最新商家信息
1、004 年全区水稻大面积发生青枯型立枯病,主要是气候异常、气温较高,忽冷忽热、大风日数较多,管理不到位,没做到适温炼苗,适时补水。 导致床内温度高,秧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低温和低温时段导致青枯型立枯病发生。 个别农户粗放育苗、床土 偏高、补水方法和时间不合理,改浇水为灌水刺伤根系,导致根系发育不良也是青枯型立枯病发病原因。 理配制营养土,采用 60%70%旱田或园田无除草剂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