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螟虫病偏轻内容摘要:

稻一代二化螟在沿江和皖南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其它大部稻区偏轻发生;一代三化螟全省轻发生。 各地调查冬后残留虫口基数为近十年来最低。 但安庆市宜秀区、黄山市徽州区、休宁县、泾县、宣州区、岳西县、枞阳县、当涂县、东至县、青阳县冬后亩残留虫量仍较高。 该站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江南、沿江稻区在 5 月下旬初,江淮及沿淮稻区在 5 月下旬后期至 6 月上旬初。 发生期沿江、江南较去年偏迟57 天,江淮及沿淮比去年迟 68 天。 一代三化螟沿江、江南稻区卵孵高峰期在 5 月下旬,江淮、沿淮稻区卵孵高峰期在 6 月上旬。 目前气候条件对螟虫发生较为有利。 据气象部门预报,6 月上旬以前全省降水量比常年略多,大部分地区偏多一成左右;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略低,气候条件较有利于螟虫发生。 省植保总站的专家建议,沿江、江南稻区在 5 月下旬以前,江淮、沿淮稻区 5月下旬后期至 6 月上旬对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部分早栽单季稻大田进行防治。 当早稻大田亩卵量达 120 块或枯鞘团达 80 个的田块用药用 配制剂、杀虫单等防治一次,二化螟有多个发蛾高峰的地区一周后再补治一次。 单季稻区秧田在防治适期内对亩卵量达 100 块以上秧田用药防治一次,重发区视虫情再补治一次,也可以人工摘除卵块带出秧田外处理。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