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漂秧原因及防止措施内容摘要:

、漂秧原因水稻在抛秧过程中发生漂秧现象的主要原因:整地质量不佳,田面不平整,或地硬、无泥浆,致使抛秧后小苗倒伏。 抛秧时田面水层较深,秧苗不能落入泥中,无水层时就倒于田面。 育苗时播种不足或根量少,不能形成结实的营养秧,秧苗拔出秧块即散,致使秧苗难以立于田面。 耙地后,未能适时抛秧,悬浮泥浆下沉,田面僵硬,错过了抛秧适期。 在 4 级以上大风天抛秧,无论顶风抛还是顺风抛,均会有 90以上的秧苗出现倾斜。 田内有杂草根、草茎等杂物漂浮水面,而无水层时则粘于土面,阻碍秧苗入泥扎根。 抛秧时秧苗长得过高,长度超过 14 厘米,抛秧后有风时容易倾倒。 抛秧用力方向不对,平抛时秧苗往往容易倾倒。 二、防止措施防止漂秧主要有如下几方面措施:(1)耙地与抛秧作业要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要过长,以免使悬浮的泥浆下沉,地变僵硬,但也不能耙后马上撤水抛秧,否则,悬浮泥浆下沉会把秧苗埋得过深。 (2)保证田内无杂物,秧苗要达到标准,株高不超过 14 厘米,抛秧要有一定高度,形成抛物线落地,使秧苗直立。 (3)出现整地不平、畦内有死层或死水坑、泥浆层未达到要求或有 4 级以上的大风天等情况均不进行抛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