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害虫。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1)补苗。 夏大豆播种时气温高,出苗快,大豆出苗后更应及早补苗,补苗后土壤较干燥还应适当浇水保苗。 (2)间苗定苗。 拔除小苗病苗,留足 基本苗。 (3)轻施苗肥。 夏大豆苗期气温高,生长快,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防止高脚苗。 苗肥以磷、钾肥为主。 一般亩施尿素 3 千克、磷肥 25 千克、钾肥 10 千克。 (4)中耕除草。 最好结合施肥浅早耕适量培土。 (5)注意防治蚜虫。 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1)深中耕高培土。 (2)注意抗旱保苗。 (3)防治食叶性害虫。 8 月中旬至9 月上旬(1)追施花肥。 此时夏大豆生长已进入花期,这时是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快时期,也是特别需要肥料时期,所以要使夏大豆高产,施好花肥是关键之一。 一般可亩施尿素 5克,钾肥 5克。 (2)防止旱害和虫害虫,保花保荚。 9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1)结荚鼓粒期根外追肥。 (2)防旱增粒重。 10 月上旬至 11 月上旬收获、脱粒、晒种。 专利查询。夏大豆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对象弹出菜单工具 :用左鼠标键可以弹出对象的弹出式菜单。 漫游工具 :使用该工具就可以不需要使用滚动条而在窗口中漫游 断点工具 :使用该工具在 VI 的框图对象上设置断点。 探针工具 :可以在框图程序内的数据流线上设置探针。 程序调试员可以通过控针窗口来观察该数据流线上的数据 变化状况。 颜色提取工具 :使用该工具来提取颜色用于编辑其他的对象。 颜色工具 :用来给对象定义颜色。
2、缓,严重时全株枯死;成株期发生大豆孢囊线虫危害,植株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变黄,花期延迟,结荚但子粒不饱满且色泽较暗。 拔出病株,可见根系不发达,须根多,根瘤很少,根上附有很多的孢囊线虫(形状为细小的黄色颗粒状)。 防治措施:(一)增施有机肥。 通过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健壮生长。 (二)适时灌水,增加土壤湿度。 土壤干旱利于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 (三)对发病的田块及时用 40%的氧化乐果
2、择性芽前除草剂,作为土壤处理剂使用,喷洒于土壤表面后,在土壤墒情好的条件下,喷施后杂草不出土即被杀死。 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效,对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如反枝苋、马齿苋、兔丝子等也有效。 使用方法:大豆播前先整地,后及时播种喷药,每亩用 43甲草胺 320 毫升,对水 30 公斤喷施。 喷药时要周到均匀,既不要漏喷,也不要重喷。 为兼除阔叶杂草可与 80阔草清混用,配方为:每亩用
2、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均不利。 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发育好,茎秆粗壮。 播种过晚,温度高出苗快,但不健壮,如遇墒情不好,还会出苗不齐。 播大豆多在小麦收割后播种,也有的在小麦成熟收割前,于麦行里套种大豆。 套种一般 5月下旬(麦收前 710 天)播种。 夏直播地块应在麦收后抓紧整地、浇水,随即播种。 在劳力紧张情况下,一般采取边收麦、边灭茬,边抢墒播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