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镁防治内容摘要:

1、物的血红蛋白由于其结构中心有铁,故呈红色;植物则在叶绿素结构的中心有镁,所以呈绿色。 因此,缺镁时叶绿素减少而变黄色,光合作用下降,糖类或淀粉减少。 镁不仅具有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与体内转换的作用,而且还起到促进磷在体内移动的作用。 在缺镁条件下,对土壤施磷也不易被作物吸收,可如果同时施镁,则显著促进磷的吸收。 当对水稻施硅酸时,如果单独施用就不能增强对稻瘟病的抵抗力,但如果同时施镁就能够促进硅的吸收,而且防止稻瘟病发生。 这是因为镁不仅可以促进硅的吸收,而且可以使作物健壮。 以经常被忽视。 插后 34 周,从下位叶叶尖处出现条纹状黄化,叶片从叶舌处垂直下垂。 但黄化现象随下部叶片的枯死而逐渐消失,到分蘖盛期已 2、不明显。 但缺镁严重时,下位叶常于叶枕处折垂,塌沾水面,叶缘微卷;穗技梗基部不实粒增加,导致减产。 壤耕层浅,质地粗,淋溶强,供镁不足。 长期不用或少用钙镁磷肥等含镁的肥料。 大量施用氮肥和钾肥,植株长生过旺,由于稀释效应和钾对镁的吸收拮抗作用,导致植物体内镁的缺乏。 )叶面喷施。 叶面的吸收镁效果好,如果发现缺乏症,则尽快将 1%2%硫酸镁溶液叶面喷施,连续喷施 23 次,间隔时间为 710 天。 (2)合理施用镁肥:选择适当的镁肥种类。 常用的含镁肥料主要有镁的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及氧化物等。 如硫酸镁(含 、水镁矾(20%)、泻盐(、硫酸钾镁(、钾镁肥(12%)、氧化镁(、菱镁矿(27%)、白云 3、石(1013%)、磷酸镁铵(14%)、钙镁磷肥(910%)等。 镁肥种类的选择一般以土壤条件和作物种类为依据。 酸性土壤上宜选用碳酸镁和氧化镁;中性和碱性土壤上宜选用硫酸镁。 水稻以选用氯化镁为好。 确定合理的镁肥用量及施用方法。 镁肥应尽量早施。 作基肥时每 667量(以 ,为 3右。 (3)控制氮钾肥用量。 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肥施用,不仅抑制水稻对镁的吸收,同时由于稀释效应,易引起缺镁的发生;过量钾对镁的吸收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因此,在供镁能力较弱的土壤上,要严格控制氮肥、钾肥的用量,避免发生缺镁症。 (4)改善土壤环境。 水稻缺镁症多发生在有机质贫乏的酸性土壤上。 因此,土壤环境的改善对防止缺镁症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 施用石灰,尤其是含镁石灰,或直接施用白云石粉,既可中和土壤酸度,又能提高土壤的供镁能力。 施用有机肥,可促进水稻根系对镁的吸收,防止缺镁症的发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