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内容摘要:
1、、技术概述: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增进稻米安全的新型施肥技术。 该技术将测土与测苗相结合,协调了高产与高效、安全、环保的关系。 具有三大优势: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 一般增产5%10%,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 二是省肥省药,安全环保。 节省氮肥 20%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氮肥面源污染减轻,病虫害减少,可少打农药 13 次,有利于稻米食用安全。 三是简单实用,适应性广。 农民只要按技术规程去做,就可获得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次数一般也有所减少,不同品种、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均可应用,效果稳定。 2、技术要点:(1)氮肥总量控制:根据目标产量和不施氮 2、空白区产量确定总施氮量。 以空白区产量为基础,每增产 100 公斤稻谷施氮 5 公斤左右。 空白区产量可通过试验确定,也可通过调查估计。 目标产量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确定。 (2)氮肥的分阶段调控:在总施氮量确定后,按照基肥占 35%40%、分蘖中期(移栽至穗分化的中间点,一般在移栽后 1217 天)占 20%左右、幼穗分化始期占 35%40%、抽穗期占 5%10%的比例,确定各阶段的施氮量,追肥前再根据叶色作适当调整。 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氮肥后移”,大幅降低基肥和分蘖肥所占比例,减少无效分蘖,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 (3)磷钾肥的施用:采用恒量监控的方法。 在不施肥空白区产量基础上,每增产100 公斤稻谷需增施磷肥(以 )23 公斤,增施钾肥(以 )45 公斤。 在缺乏空白区产量资料的情况下,可按 N:2O=1: 的比例确定磷钾肥施用量。 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在分蘖期和穗分化始期各施一半。 (4)其它配套技术:a、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数。 每亩栽插或抛植 穴左右,杂交稻基本苗数达到 3 万,常规稻达到 6 万。 b、适时控苗。 当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 80%时开始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但不要重晒田。 c、防治病虫害。 采用三控施肥技术的稻田,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为害较轻,可酌情少施农药 13 次。 其它与现有习惯技术相同。 专利查询。水稻三控施肥技术
相关推荐
在 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作地址 的低字节。 在访问外部数据 时作数据总线,此时 通过内部强上拉输出 1 I/O P1 口是带内部上拉的双向 I/O 口 , 向 P1口写入 1 时 P1 口被 内部上拉为高电平 , 可用作输入口 当作为输入 口。 当作为输入 脚时 , 被外部拉低的 P1 口会因为内部上拉而输出电流。 P1 口第 2 功能 : T2() 定时 /计数器 2 的外部计数输入
下,保存 RAM 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掉电存储芯片 AT24C02 概述 单片机实现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工业监控等系统中,对某些状态参数,不仅要求能够在线修改,而且断电能保持,以备上电后恢复系统的状态。 断电数据保护方法可选用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 RAM 和电可擦存储器 EEPROM。 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 RAM 容量大,速度快,但占用线多
2、穗前 10,由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急剧增长,对肥、水条件反应敏感,所以是玉米一生需肥、水最多的时期,应肥、水猛攻,促穗大、粒多,并能使穗位以上节间伸长,叶片间距加大,有利于接受阳光,制造养分,特别是中上部叶片的光合产物是果穗发育时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因此,大喇叭口期肥、水充足是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措施。 若此期干旱、缺肥,必然茎、叶长势减弱,造成雌、雄花期不育,导致减产。
统各子模块做成一个个独立的 Web 构件,封装后以 Web 服务 的形式发布到网上。 开发人员可通过调用 Web 应用程序接口 (API),将 Web 服务集成到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中,和调用本地服务有所不同的是, Web API 调用可通过互联网发送给位于远程系统中的某一服务。 一个比较完整的基于 Web 服务的 B2B 电子商务体系结构如图 211 所示。 该系统首先应整合 Intra 范围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