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甜糯玉米乳苗地膜移栽技术内容摘要:

1、米乳苗地膜移栽技术,是指利用增温育苗和大田地膜覆盖实现早播早苗早熟,用盘育乳苗解决省工移栽及缓苗问题,通过足壮高群体质量栽培实现玉米高产。 一、前晒种 23 天,做到摊薄、晒透,去除杂质,分为大小二级并分盘播种。 如有条件可将分级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为提高出苗率及出苗整齐度和培育壮苗提供良好的基础。 当地气温稳定 7为基准,我市在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旬比较适宜。 择避风向阳,不易受涝,土壤肥沃,便于管理,靠近大田的地方,按照水稻秧盘(30 厘米60 厘米 486 孔或 561 孔)横排紧靠二排及两边留5 厘米宽作畦,深翻细整,全层培肥。 苗床面积按每 667 平方米大田育 1315盘计算。 畦四周开 2、好排水沟。 前苗床表土按每平方米施地虫杀星 5 克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柏平床土,排好秧盘。 然后每孔播 1 粒玉米种,每盘各孔的种子要整齐一致。 要覆盖肥细土平基面盖种,喷淋浇足水后用竹片搭拱棚盖薄膜,四周封严保持密闭。 育壮苗一般在出苗前使用棚膜,保持密闭,确保增温。 每天只要膜上有水汽则不必浇水。 出苗时保持盘土湿润,防止盘孔土块被出苗抬起。 出苗后 1 叶 1 心时,选晴好天气上午 9 时在膜内外温差尚小时揭开膜两头通风炼苗,切忌中年温度增高时骤然揭膜,下午 3 时盖膜密闭。 栽前 35 天通风、炼苗,使乳苗 1/2 假茎变为红色。 如果乳苗已达移栽叶龄,但因连续阴雨无法移栽,则可使苗床连续通风,抑制乳苗 3、生长,延缓叶龄增加。 二、田整地应在育苗播种后进行,栽种行内要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 667 平方米施复合肥 45 千克,做到土肥相融,上虚下实。 盖地膜可在育苗后 7 天进行。 覆膜前施好肥料、除草剂及防治地下害虫。 可选用 米厚、4550 厘米宽的地膜分 2 行在晴天及土壤墒情适宜时盖膜。 最好采用机铺地膜。 时移栽是保证该项技术成功的关键。 以叶龄 叶为准,必须在第 2 叶与第 1 叶等长期移栽(苗龄 15 天左右)。 要掌握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时抓住冷尾暖头移栽。 苗按长势分类,使长势一致的苗栽在同一区或同一块田。 栽时孔可挖小一点,保证乳苗根部能接触泥土,然后用两指捏紧两边泥土压实。 补适量水,做到既不伤根又不使膜的破口过大,确保早发苗及地膜增温效果好。 移栽密度视品种和用途而定,鲜食甜、糯玉米,为争得大果型,每 667 平方米密度 35004500 株。 要求每膜栽 2 行,行距 2025 厘米,离膜边 1015 厘米,做到匀栽及深浅一致。 三、栽后 5 天每 667 平方米用稀粪尿 20 担和尿素 6 千克浇施,促进根系生长。 栽在前茬一套沟的基础上及时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做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 米拔节期后 35 天重施穗肥,每 667 平方米深施尿素 25 千克30 千克或碳铵 50 千克60 千克。 玉米大喇叭口初期及时防治玉米螟、蚜虫、纹枯病及大小叶斑等。 粉后 2022 天收获。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