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型秋玉米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食型秋玉米是一种适应性广、生育期短、营养丰富的优质高效晚秋作物,以鲜果穗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一、选用良种:秋玉米必须选用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穗形美观、鲜果穗食味好的杂交种。 适时播种:鲜食秋玉米与鲜食春玉米不同,由于生育期间气温从高到低,其灌浆结实时间比春玉米长,对温度要求严格。 秋玉米的灌浆结实期温度要求不低于 20,如果气温低于 16,灌浆缓慢,低于 15就停止灌浆。 二、育苗移栽:秋玉米播种期间正值高温天气,雷阵雨频繁。 为提高出苗率,宜采用小苗带土移栽。 选择排水良好的苗床地,苗床做到湿润、阴凉,上面铺一层湿稻草,以防止太阳直射和雷阵雨袭击苗床。 出苗 2、后揭去覆盖物促进生长,待苗长到二叶一心时移栽大田。 三、合理密植:鲜食秋玉米由于生育前期气温高,生育速度快,同一品种全生育期比鲜食春玉米缩短 1015 天,植株矮 10 厘米左右,总叶数少 2 片。 为确保鲜果穗大小均匀,增加商品性,提高产量和质量,以亩栽 45005000 株为宜。 四、科学施肥:坚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酌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的原则。 基肥一般亩施土杂肥 1500 公斤,磷肥 30 公斤,钾肥 8 公斤,碳铵 20 公斤或尿素 7 公斤。 移栽时亩施 500 公斤定根肥。 中耕除草后苗施尿素、磷肥各 5 公斤促苗早生快发。 拔节时视苗情长势酌情施肥促进平衡生长。 在大喇叭口期施攻苞肥,亩施碳铵 50 公斤或尿素 1518 公斤,开沟深施覆土,并清沟培土护苗。 五、防治病虫:秋玉米生长期间易遭受螟虫等危害,要及时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在采收前 710 天停止使用农药。 六、适时采收:一般秋玉米采收期以授粉后 3035 天为宜。 过早采收灌浆不足,糯性不够,产量低,过迟采收缺少鲜香味。 专利查询。鲜食型秋玉米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ion::SimpleAudioEngine::sharedEngine()preloadEffect(sound/big_spaceship_flying. mp3)。 CocosDenshion::SimpleAudioEngine::sharedEngine()preloadEffect(sound/achievement. mp3)。 图 5. 2 主页 11 CocosDenshion
1、、隔离种植,分期播种由于甜、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籽粒易变成普通玉米,失去甜味和糯性。 因此甜、糯玉米种植要与普通玉米隔离,可通过时间和空间隔离。 为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可采取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盘育乳苗移栽甚至大棚栽培等设施栽培技术,每隔 57 天分批分期播种。 一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87)3545 公斤、硫酸锌肥 公斤作基肥。 采取大小行的种植方式,大行距 8090 厘米
解课题,为开题做准备; ,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检索、实习调研以及实验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 每学年第一 学 期第 8 周以后 第二阶段(开题及写作阶段) (三) 做好开题报告 教研室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院(系)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抽查。 每学年第二学期第 2 周前 (四) 认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检查工作。 1.指导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种选择鲜食玉米要求糯性好、果皮薄、口感细腻、商品性状好、果穗中等,适合蒸煮和速冻加工。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鲜食玉米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大。 而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选用对路的优良品种是关键。 糯玉米是鲜食玉米的首选品种,糯玉米品种以中白色的糯性品质最好,一般情况下黑、紫、红等彩色品种的品质相对要差些。 适期播种露地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