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产品储罐区一期a工程建设项目职业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 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GBZ120xx 整体规划并按照功能要求将生产区、非生产区合理分开 符合 4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包括建(构)筑物现状、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 GB 50187 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GBZ120xx 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要求设置了办公区、生产区,结合生产流 程、交通运输等合理布局, 建设内容均符合要求 符合 要求 5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 ,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 ,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GBZ120xx 消防水罐、废水管等辅助车间设置于储罐区与生活区之间 符合 要求 9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GBZ120xx 厂区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按照有危害与无危害设施分开设置。 符合 要求 该建设项目设计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紧凑,道路宽度转弯半径符合规范要求,设计了足够的防火间距,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20xx 及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GBZ120xx的要求。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分析与评价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检查表见表 28。 表 28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检查表 该项目设备布局合理,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对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xx的要求。 序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 依据 采取措施 检查结果 1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四条 本项目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艺 符合 2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 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参照 GBZ/T 194 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 GBZ 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参照 GBZ/T 19 GB/T 19664的要求同时设计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GBZ120xx 生产工艺技术先进 符合 3 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 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 ,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 所隔离。 GBZ120xx 主控室、休息室远离产生有毒物质的场所 符合 建筑卫生学分析与评价 建筑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 对工作场所中气温、气湿、气压、风速等工作场所微小气候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 29。 表 29 工作厂房气象条件检测结果 检测场所 检测结果 温度 ℃ 相对湿度( %) 风速( m/s) 气压( KPa) 测定地点 主控室 空压机房 汽车栈台(夜间) 储罐区(夜间) 软管交换站(夜间) 泵站(夜间) 办公室 卫生间 工作场所作业面照明测定结果见 表 210。 表 210工作场所作业面照明测定结果 测定地点 参考平面及高度 测 定值 ( Lx) 照度标准值( Lx) 均匀度 均匀度标准值 结论 主控室 水平面 317 300 符合要求 空压机房 地面 172 150 符合要求 汽车栈台(夜间) 操作位高度 317 300 符合要求 储罐区(夜间) 水平面 315 300 符合要求 软管交换站(夜间) 操作位高度 331 300 符合要求 泵站(夜间) 水平面 127 100 符合要求 办公室 水平面 325 300 符合要求 卫生间 水平面 207 150 符合要求 照明检测结果表明该建设项目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照度均值符合GB5003420xx《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建筑卫生学评价 该企业建筑卫生学要求检查表见表 211。 表 211建筑物卫生学要求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 依据 采取措施 检查结果 1 在含有可燃易爆气体及粉尘的工作场所 ,应采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开关。 GBZ120xx 该企业储罐区及汽车栈台设有 Eexe 2 x 36W Fluorescent Tube Fixture 荧光灯、 Eexe 400W HPS FloodLight Fixture 范光灯、 Lighting Pole 6m 防爆高平台灯 250W dIIBT4 IP65 等照明装置,储罐区采用了防爆照明系统 符合要求 2 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 30m3/h如所占容积≥ 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 量≥30m3/h。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 40m3/h GBZ120xx 储罐区为露天敞开式,汽车栈台为半敞开式室外作业,有较好的自然通风 符合要求 3 作业场所采光卫生要求,应按 GB/T5003320xx 规定执行。 GB/T5003320xx 露天设置,有较好的采光 符合要求 该企业的建筑卫生学要求符合 GB5003420xx《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 GBZ1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辅助用室 分析与评价 辅助用室检查表见表 212。 表 212 辅助用室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 依据 采取措施 检查结果 1 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 GBZ120xx 辅助用室远离产生有毒物质区域,易于清扫 符合 要求 2 车间卫生特征 1 级、 2级的车间应设浴室。 3 级的车间宜在车间附近或厂区设置集中浴室。 4 级的车间可在厂区或居住区设置集中浴室。 浴室可由更衣间、 洗浴间和管理间组成。 GBZ120xx 该企业车间卫生等级为 3级设有浴室 符合 要求 3 车间卫生特征 3 级的更 /存衣室 ,便服室、工作服室可按照同柜分层存放的原则设计。 更衣室与休息室可合并设置。 GBZ120xx 设有更衣室 符合 要求 4 生活用室的配置应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求的车间隔开 ,应尽量布置在生产劳动者相对集中、 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GBZ120xx 生活用室远离产生有毒物质区域 符合 要求 5 就餐场所的位置不宜距车间过远 ,但不能与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相邻设置 ,并应根据就餐人数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 就餐场所及所提供的食品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 GBZ120xx 食堂设置在办公楼 符合 要求 6 男厕所 :劳动定员男职工人数 100 人的工作场所可按 25人设 1个蹲位。 100人的工作场所每增 50人增设 1 个蹲位。 小便器的数量与蹲位的数量相同。 GBZ120xx 设有 6个男厕 符合 要求 7 女厕所 :劳动定员女职工人数 (100 人的工作场所可按 15人设 1个 ~2个蹲位。 100 人 的工作场所 ,每增 30人 ,增设 1 个蹲位。 GBZ120xx 设有 5个女厕 符合 要求 该项目设置的 卫生间 、盥洗设施、 更衣室和 工间休息区 , 符合 GBZ 1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职业卫生管理分析与评价 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检查表见表 213。 表 213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 依据 采取措施 检查 结果 1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一条(一) 设有 SHE 部门 符合要求 2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一条(三) 制定有相关制度 符合要求 3 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专人负责的日常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定期向劳动者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七条 制订相关制度 符合要求 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条 未 在合同中写明 不符合要求 5 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 负责人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符合要求 6 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指导其正确使用及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五条 有培训制度 符合要求 7 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三条 有相关体检制度 符合要求 8 应当组织接触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六条 有相关体检制度 符合要求 9 应当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八条 有相关体检制度 符合要求 表 213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检查表 (续 ) 序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 依据 采取措施 检查 结果 11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确定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有相关体检制度 符合要求 12 应当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建立有职业健 康监护档案 符合要求 13 应当按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有相关体检制 度 符合要求 该企业已初步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兼职管理人员,部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已制订并实施;已按北京市卫生厅印发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使用指南》的要求初步建立了部分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 计卫生标准》 GBZ120xx、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规定。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该企业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见表 214。 表 214 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 序号 检测项目与内容 依据 采取措施 检查 结果 1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 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