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发菌与浸水内容摘要:

1、菌丝开始萌发定植,此时袋温比室温低 1室温可控制在28,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 70以下。 发菌 7,菌丝萌发生长 45 厘米,要检查发菌是否正常。 如发现杂菌,要及时搬出培养室进行处理,室温保持在2427。 注意通风。 发菌 1625 天,菌丝相连,把菌条抽掉,让氧气直接进入菌袋深处。 通氧后,菌温在 12 小时内迅速升高,管理要点是,打开门窗疏散菌袋,防止高温烧坏菌丝。 发菌 2645 天,这一阶段是菌袋内瘤状物形成阶段,瘤状物形成厚薄、好坏,直接影响出菇,管理要点是适当打孔增氧,翻堆散热,严防高温烧坏菌丝,温度控制在 25为宜。 谨防 30以上,如果 3045 天没有起瘤状物,证明在这段时间内温度偏高或严 2、重缺氧,将会影响正常出菇。 发菌 4660 天,是营养转化高峰阶段,管理方法:45 天出现转色现象,60 天转色结束,伴随着转色,仍有起瘤状物的现象,同时会出现一定量的分泌色素。 菌丝由白变棕,即白棕不能出现黄色,这段时间温度绝对不可升高,否则影响产量。 如果种植较晚(秋分后)进入转色阶段,自然气温降得很低,为了保温,多采取关闭门窗不通风或少通风,这样会造成缺氧,转色不好,影响质量。 在正常条件下 60 天转色后开始出菇,直到翌年 3 月是出优质花菇的最佳时期,若培养室保温好,保证室内空气新鲜,能维持正常发菌温度,可继续培养 20 天时间,这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80 天后袋内菌皮变为褐色,发菌结束。 发菌结束后,菌袋重量下降,是因为失水造成的,因此应将菌袋上均匀地打孔34 个,压入水中,根据失水情况进行浸袋,一般浸 24 小时即可。 菌丝体在标准条件下培养的时间越长,对提高产量越好,但进人转色中后期(转色 70不进行催蕾措施处理会影响出菇质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