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绿霉菌的综合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1、霉是在香菇生产过程中最易发生、危害极大的竞争性杂菌。 如管理方法不当、防治不及时、会给香菇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绝产绝收。 因此了解绿霉菌发病症状条件、掌握绿霉菌的综合防治技术对于香菇养植户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现简介如下。 一、绿霉发病症状条件绿霉发病初期、菌丝呈白色斑块逐渐变绿、后期为深绿色、墨绿色直至松软腐烂。 绿霉发病适合温度 2032、偏酸环境、高温高湿利于绿霉菌的发生蔓延。 二、发病原因菌种感染。 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污染。 接菌工具、接菌室、发菌室消毒不彻底造成的感染绿霉。 袋子破损造成绿霉污染。 高温高湿易感染绿霉。 三、防治方法1、选择未被感染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菌种。 2、料袋放在炉中加热直至 100并 2、持续 22 小时、一定要蒸熟蒸透进行灭菌消毒。 当炉温降至 80时出炉进行检查,如有破损及时用透明胶布贴好封严、以防感染及其它杂菌。 3、1520 米 2 接种室在接种 18 小时前用 38的甲醛 500 克进行薰蒸消毒、接种工具放在密封的接种箱中用 1520 克菇宝消毒 30 分钟、1520 米 2 发菌室在前一天用硫磺薰蒸,然后再用 500 克甲醛进行薰蒸消毒。 4、利用温度防治绿霉香菇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 2224、而绿霉菌超过 23最易感染发生。 所以我们根据香菇菌丝和绿霉菌所需最适温度不同进行控制、避免高温环境、采取措施如下:室内着菌期。 疏散菌袋降低堆叠层次。 刺孔要分批进行、刺孔后香菇菌丝呼吸 3、作用增强释放热量,当室温达 28时停止刺孔。 越夏期。 越夏期间外界环境温度高达 30以上,必须做好通风降温工作。 若在出菇棚中度夏,棚高最好达 28 米,后墙每隔 1215 米留 60 厘米60 厘米通风孔。 棚膜前底脚全部揭起,棚膜上覆盖草帘遮挡阳光、排放菌袋的架下挖 50 厘米宽 20厘米深地沟,内衬塑料薄膜,如遇高温沟内放水,向草帘棚周围地面喷水降温。 棚内地面洒石灰降低湿度。 个别菌袋感染绿霉时,初期应及时处理,置感染菌袋于 24以下通风良好的地方,或把菌袋感染绿霉的一面贴近阴凉地面或放在有水的地沟上,这样香菇菌丝会迅速生长吃掉绿霉菌。 绿霉发病后期,香菇菌袋部分变成墨绿色且松软腐烂变质没有保存价值的、用刀齐面切除后用黄泥封严、这样处理后未被感染部分可正常生长,效果很好。 5、甲醛防治香菇绿霉菌的防治重在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当前甲醛是防治香菇绿霉菌效果比较明显的药剂。 当绿霉菌斑块直径 1 厘米大小时、用注射器抽取15 毫升比例为 11 的甲醛与酒的混合物沿菌斑注射 5 针;当绿霉菌斑块直径 4 厘米大小时,用注射器抽取 4 毫升比例为 11 的甲醛与酒的混合物沿菌斑注射 12 针,这样绿霉菌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专利查询。香菇绿霉菌的综合防治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某某大型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制度汇编
XX 幼儿园缺勤追踪制度 幼儿园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因此,执行因病缺勤追查和缺勤登记,对于确保校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一、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幼儿,应当了解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通知保健老师,保健老师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
香菇膨化食品的加工技术
香菇粉为添加剂加工而成的膨化食品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酥脆,食用方便等特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型保健食品。 一、原料配方香菇粉 10%,精面粉 50%,白砂糖 10%,优质纯净水 30%,植物油、食盐、味精、香精等适量。 二、洗干净,放在烘箱内烘干或在太阳下晒干后用粉碎机粉碎,然后用 100 目细筛过筛后备用。 面粉、白砂糖、植物油、食盐、味精、香精等倒入纯净水中,用木棒充分搅拌均匀
机械外文翻译文献翻译数控加工工艺
coordinate values set by the memory, reset back to zero run is no longer working, will need to rerun the tool and reset to XαZβ location G50. If it is production, processing, after the End o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