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夏栽六要点内容摘要:
1、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产以后,及时清理卫生,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量的百病去无踪等药物予以杀菌处理。 然后,按大约 25 厘米层高搭建出菇架,每个架子大约设 57 层。 将棚内灌入清水,等水渗下后,在棚内撒放石灰粉,即可将菌袋搬到架子上。 二、降温设备:多功能水温空气调节器,具有夏季降温、冬季升温双重调温作用,使用效果不错。 在 78 月的菌种发菌过程中,可使培养温度降至2025。 一般每台机器调控 150 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 三、菌袋转色:常规生产程序进行菌种生产以及菌袋生产,待全部完成发菌后,即可将白色菌袋进行三角形“井”字形码高,并覆盖塑料膜、草苫等,使其升温的同时,通过调节草苫和塑膜的 2、覆盖以及夜间的揭盖,一则促使菌袋表面的白色菌丝倒伏,二来增加菌袋的温差,促使其尽快转色。 四、调温催蕾:完成转色的菌袋,经打孔并补水处理后,即可搬入棚内,间隔5 厘米左右、单层排放,通过“多功能水温空气调节器”进行降温处理、12天后,进行高温刺激,配合棚内的用水、光照等刺激,经 7 天即有小菇蕾现出;此后,保持常规用水,尽量缩小湿差,以保证有菇蕾源源不断的现出。 该阶段温度保持在 25,空气相对湿度 7595;通过调整棚顶的覆盖物,便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 3001200 勒克司。 五、出菇管理:在发生菇蕾的地方,用小刀片将塑膜切开,注意不要伤到菇蕾,如果管理细心,可将塑膜沿菇蕾切一圆形口,这样可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畸形菇。 从幼蕾伸出之后,就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该阶段应该保持温度在 25、相对湿度 8095、5001000 勒克司的光照和适当的通风;当菌盖直径达到2 厘米以上时,可对菇体直接喷施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 六、下潮菇管理:香菇的潮次较为明显,当一潮菇采收后,菌袋的失水较为严重,故需补水、养菌,然后才能管理和收获下潮菇。 补水办法:利用原有的沟、渠、坑,或挖一土坑,内铺塑膜,将菌袋排放,离上沿约有 20 厘米时,铺一塑膜使成凹形,在凹形里灌满水,等灌满后,维持 24 小时,即可排水,将菌袋再摆于出菇架子上,参考前述管理即可。 二般可收 5 潮菇左右,生物学效率在80左石。 专利查询。香菇夏栽六要点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香菇栽培中常见杂菌的防治
1、、绿霉菌(一)危害症状及病因。 危害初期呈白色,后期呈绿色,菌落中央为深绿色,由内向外逐渐变浅,严重的使菌袋培养基全部变黑绿色、松软、发臭。 发病主要原因是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时没有达到无菌操作;菌袋封闭不严;长期通风不良,相对湿度过高;在 1530及偏酸性环境中易发病。 (二)防治措施。 养料预湿要均匀。 免造成酸性环境。 用 75%的酒精溶液或 2%的甲醛和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液压泵盖机械加工工艺及其钻3φ11mm工序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过程卡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第一部分 液压泵盖 加工 工艺规程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第 1 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功能、结构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零件的作用 图 示为 液压泵盖的零件图 ,材料为 ZL106 的铸件 ,生产纲领是 6000 件 /年。 要求设计加工该零件的毛坯图或零件与毛坯合图 1 张 ,关键工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主要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份 ,以及设计说明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