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块生殖生长阶段内容摘要:

1、于菌丝大量的增殖,不仅菌丝量大,而且又贮存了丰富的营养,此时菌丝已进入生理成熟期,如继续给以恒定温度、充足水分及新鲜空气,菌丝将会保持活跃的生长状态,难以进入子实体这个阶段。 因此,在菌丝生理成熟时,应有计划地进行低温诱导,造成干湿、冷热的落差,迫使菌丝相互交织扭结成盘状组织,周围菌丝不断给盘状组织输送水分和养料,使盘状组织膨大成为子实体原基,由原基发展成菇蕾。 香菇是低温变温结实性的菇类,应视品种控制好变温时机。 以 7402 为例,当压块经 1518 天的培养后,菌块表面转色良好,此时改变条件控制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 其措施一是制造较大的昼夜温差;二是采用减少通风换气如前期日平均气温在 2、 15以下,昼夜温差在 10以上,则达到香菇子实体的最适温度,此时可停止换气 3 天。 而后,白天保持室内温度 20以下,晚上打开门窗及活络天窗,扩大昼夜温差,其温差必须在 8以上。 必要时连续进行数次,还可采取夜间 12 点以后掀开覆盖薄膜,以拉大昼夜温差和干湿的显著落差,就可顺利形成菇蕾。 在塑料大棚内,白天棚内温度可达 20左右,晚上降至 45,有时栽培块稍有结冰。 菌丝在这种较大温差及较强散射光线刺激下,连续 56 天,就能大批形成原基,长成健壮的菇蕾。 待菇蕾长到蚕豆大小时,把栽培块搬回菇房,让其长大,有条件的也可用暖气催蕾,让其出菇。 原基形成后,一般只有 36 天的生命力。 每形成一次原基,就 3、要消耗大量养分;多次原基发生如不能长成菇蕾,就会造成减产。 所以有效地控制第一批菇蕾的形成是高产的关键。 首先应控制好形成原基的条件和时间,掌握好翻转栽培块的“火候”。 因正常情况下订架上先是反面形成菇蕾,因此一定要等到大多数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才能把栽培块反转过来;也可揭去薄膜,用喷水保湿方法促进菇蕾长大。 另一方法,在气温符合出菇要求的条件下,可采用提前翻块,揭去覆盖膜数天至菌块表面干燥不粘手,再将薄膜盖上,而后停止换气,同时拉大昼夜温差,也能使第一茬菇整齐出好,特别是在菌龄短时压块,采用此法反而可提前出菇。 另外,因持续高温或其他原因,造成压块 30 余天后,栽培块反而迟迟不能形成菇蕾,可采取先翻块,进行正常的通风换气的管理,待气温下降后立即拉大温差与干湿差进行刺激,也可出好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