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过程中的杂菌及防治内容摘要:
1、害香菇生产的杂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木霉、青霉、链孤霉及曲霉等,菌袋受到侵染,轻则减产,降低质量,重则绝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霉是绿色霉菌,菌丝纤细,白色透明,有分枝、分隔,菌落初期呈白色斑块,产生孢子后逐渐变为绿色,木霉的孢子梗呈松塔状,长在菌丝的短侧枝上,常作 23 级分枝。 木霉广泛分布于各种腐木、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适应性强,在 442范围内都能生长。 防治方法:菌袋料面发现木霉,可用 2%甲醛+5%碳酸混合液或者 多菌灵溶液,可用刀切除污染部分,切口处用多菌灵溶液涂抹。 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菌丝前期呈白色,3 天后产生青绿色孢子,孢子长在帚状的孢子梗上。 青霉一般侵染培养料表面,出现形状 2、不规则。 大小不等的青绿色菌斑,并不断蔓延,宜适温度为 2027。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温度,控制发生。 若局部发生时,可用 510%石灰水涂刷或用 40%甲醛溶液注射,也可用消毒液注射处理,进行封闭。 孢霉菌丝生长疏松,生孢子成串挂在气生菌丝上,呈橘红色。 链孢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和禾本科植物上,蔓延迅速,传播力强,适宜温度 2030。 防治方法:发现链孢霉污染,由于极易扩散,不要轻易触动传染物,要用纸或塑料袋裹好后消毁或灭菌。 降低培养室温度,加强通风。 0%的多菌灵,按 量掺加料中拌匀。 菌袋发茵初期受害,应及早向发病处注射托布津或 500 倍甲醛稀释液或者在分生孢子团上滴煤油、柴油等。 霉的菌丝较粗短,菌丝初期为白色,以后则出现黑黄、棕、红等颜色,适宜温度 25。 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通风,增加光照,控制空气相对湿度。 造成不利于曲霉生长的环境。 :5000 倍的托布津或多菌灵溶液。 霉和根霉菌丝发达,落初为白色或灰白色。 毛霉和根霉的形态结构基本相似,但毛霉无假根和葡萄菌丝。 毛霉和根霉在土地、粪便、生霉材料、杂草及空气中到处存在。 防治方法:加大香菇菌种接种量,造成菌种优势。 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一旦发生,可用 75%酒精注射患处。 专利查询。香菇栽培过程中的杂菌及防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机械仪表]弯管接头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要,模具的标准化 工作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标准化程度达到 30%以上。 注射模具零部件、模具技术条件和标准模架等有 14 个标准。 当前的任务是重点研究开发热流道标准元件和模具温控标准装置;精密标准模架、精密导向件系列;标准模板及模具标准件的先进技术和等向标准化模块等; 加强理论研究; 塑料制件的精密化、微型化和超大型化;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 各种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湘晚籼12号(原名 9724)(水稻)
2号(原名:9724)(水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 对照汕优 64迟熟 高 型适中,群体整齐,较易落粒,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好。 每亩有效穗数 穗总粒数 实率 千粒重 性:稻瘟病 9级,白叶枯病 3级,褐飞虱 9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长宽比 白率 5%,垩白度 胶稠度 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2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
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 如果必须变更,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如果变更不可避免,应当尽快变更,施工单位应尽快落实变更。 变更后的合同价款,首先应当考虑适用合同中已有的、能够适用或者能够参照适用的,其原因在于合同中已订立的价格是较为公平合理的。 ( 2)抓好过程管理以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