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过程中的杂菌及防治内容摘要:

1、害香菇生产的杂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木霉、青霉、链孤霉及曲霉等,菌袋受到侵染,轻则减产,降低质量,重则绝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霉是绿色霉菌,菌丝纤细,白色透明,有分枝、分隔,菌落初期呈白色斑块,产生孢子后逐渐变为绿色,木霉的孢子梗呈松塔状,长在菌丝的短侧枝上,常作 23 级分枝。 木霉广泛分布于各种腐木、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适应性强,在 442范围内都能生长。 防治方法:菌袋料面发现木霉,可用 2%甲醛+5%碳酸混合液或者 多菌灵溶液,可用刀切除污染部分,切口处用多菌灵溶液涂抹。 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菌丝前期呈白色,3 天后产生青绿色孢子,孢子长在帚状的孢子梗上。 青霉一般侵染培养料表面,出现形状 2、不规则。 大小不等的青绿色菌斑,并不断蔓延,宜适温度为 2027。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温度,控制发生。 若局部发生时,可用 510%石灰水涂刷或用 40%甲醛溶液注射,也可用消毒液注射处理,进行封闭。 孢霉菌丝生长疏松,生孢子成串挂在气生菌丝上,呈橘红色。 链孢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和禾本科植物上,蔓延迅速,传播力强,适宜温度 2030。 防治方法:发现链孢霉污染,由于极易扩散,不要轻易触动传染物,要用纸或塑料袋裹好后消毁或灭菌。 降低培养室温度,加强通风。 0%的多菌灵,按 量掺加料中拌匀。 菌袋发茵初期受害,应及早向发病处注射托布津或 500 倍甲醛稀释液或者在分生孢子团上滴煤油、柴油等。 霉的菌丝较粗短,菌丝初期为白色,以后则出现黑黄、棕、红等颜色,适宜温度 25。 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通风,增加光照,控制空气相对湿度。 造成不利于曲霉生长的环境。 :5000 倍的托布津或多菌灵溶液。 霉和根霉菌丝发达,落初为白色或灰白色。 毛霉和根霉的形态结构基本相似,但毛霉无假根和葡萄菌丝。 毛霉和根霉在土地、粪便、生霉材料、杂草及空气中到处存在。 防治方法:加大香菇菌种接种量,造成菌种优势。 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一旦发生,可用 75%酒精注射患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