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早仙25号(水稻)内容摘要:

1、5号(水稻) 湘早仙 25号系湖南省湘潭市农科所于 1989年以高产抗病新品种浙 733为母本,强优抗病三系恢复系辐 2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双季早稻新品种。 特征特性 1993年参加湖南省湘潭市早稻区试,平均稻谷产量 ,比对照浙辐 802增产 1995 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平均 ,比对照种浙辐 802增产 1996 年湖南省早稻区试续试,平均 ,比对照种湘早籼 1号增产 产性、稳产性均居 9个参试品种之首。 19931996年湖南省的湘潭、长沙、武岗、东安、礼陵等县(市)试种推广 25万余亩,稻谷产量均达到 500以上,高产示范田达 612。 1995 年四川省乐山市农科所引种做稻一麦两熟 2、栽培,稻谷产量达 742。 叶色淡绿,叶鞘无色,分蘖力中等,株叶型好,成穗率高,苗期较耐寒,穗期耐高温,成熟落色好。 株高 85效穗 24万26 万/亩,每穗 90100 粒,结实率 80%左右,千粒重 米率83%,精米率 垩白粒率 100%,垩白度 21%,精米长 饭食味可口。 培育者湖南省湘潭市农科所地区及技术在湖南、江西省的双季稻区,做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10天左右做双季晚稻翻秋种植,全生育期 94天左右在四川省乐山市的稻麦两熟制区种植,全生育期 90天左右(4 月底播种,7 月底成熟)。 1993、1994 连续两年经炎陵县植检站对苗稻瘟、叶稻瘟、穗颈瘟的接种鉴定,综合抗性结论为中抗。 19951996 连续两年经湖南省植保所对白叶枯病进行接种鉴定,抗级为 3续多年在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大面积试种推广中,普遍反映该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抗性好,对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的田间抗耐性也表现比较突出,每亩可节省病虫防治费 10元左右。 大田用种量 6,秧田播种量 40。 适宜移栽叶龄 ,每亩插 2万穴,每穴插 45 苗,每亩插足 10万基本苗。 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 插后 20天左右总苗数达 28万/亩时,及时落水露田促根壮藻。 孕穗期视苗情适量补施磷钾肥壮秆保粒。 灌浆期田间以湿润状态为主,收割前不能脱水过早,以利充分成熟,高产稳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