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内容摘要:
2、枯死,茎秆细,易倒伏。 根系发育不良,易早衰。 玉米缺钾,老叶边缘枯焦、发褐,症状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幼叶变黄,直到枯死,植株矮小软弱,后期易倒伏。 、钼症状小麦缺锌,表现为叶的全部颜色减褪,叶尖停止生长,叶片失绿,节间缩短矮化丛生。 缺锰主要表现为叶片柔软,新叶脉间失绿,黄色的条纹扩大成褐色的斑点,叶尖焦枯。 缺钼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先从老叶的叶尖开始向叶边缘发展,再由叶缘向内扩散,先是斑点,然后连成线和片部分变褐。 玉米缺锌症俗名“花白苗”。 出苗后,新生幼叶呈淡黄玉白色。 56 叶期时,心叶下 13 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似“白苗”。 拔节后叶色渐转淡绿,喇叭口期, 3、中下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叫“花叶”。 抽雄、吐丝延迟,有的不能吐丝,或能吐丝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 缺锰常从新叶开始,幼叶的脉间组织逐渐变黄,叶脉间有绿色斑点,叶片弯曲下披。 缺钼时老叶片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焦枯向内卷曲,子粒皱缩。 等症状小麦缺镁,叶呈灰绿色,叶缘部分有时叶脉间部分发黄,在叶脉间形成缺绿的条纹或整个叶片发白,老叶则常早枯。 缺硫小麦植株变黄,老叶保持绿色。 玉米缺铁,幼苗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绿色条纹,老叶绿色。 缺镁植株上部叶子变黄,叶脉间有浅黄色条纹。 老叶随着尖部和边缘的干枯而变紫。 缺硼植株新叶狭长,幼叶展开困难,雄穗不易抽出,雌穗发育畸形。 根据土壤普查,采用配方施 5、磷钾养分不足时,可用 1%尿素、酸二氢钾水溶液 5060顷喷雾。 止缺锌可基施硫酸锌 15顷或 硫酸锌喷施 23 次。 也可用硫酸锌 600900g/公顷拌种。 防止缺锰可追施硫酸锰 15顷或 硫酸锰叶面喷施 23 次。 也可用硫酸锰 600900g/公顷拌种。 防止缺钼可喷施 钼酸铵溶液 12 次,间隔 710d。 也可公顷用钼酸铵300450g/公顷拌种。 防止缺硼可用 砂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710d 喷 1次,连喷 23 次。 发现有缺乏微量元素症状时,可用相应的微肥按 浓度喷雾(硼肥浓度为。 止缺锌可基施硫酸锌 1530顷,用于春玉米;夏玉米来不及基施的,发,生缺锌可叶面喷施,用 硫酸锌溶液,在苗期和 6、拔节期喷23 次,亦可在苗期条施于玉米苗两侧,播种时对缺锌地块,可采取种子处理,种子用 46g/酸锌,加适量水溶解后浸种或拌种。 防止缺锰可用硫酸锰15顷,以条施最为经济;叶面喷施,用 锰肥溶液在苗期、拔节期各喷 12 次;种子处理,每 1酸锰加 15玉米防止缺硼可基施硼砂 顷,与有机肥混施效果更好;夏玉米前期缺乏,开沟追施或叶面喷施 2次浓度为 硼酸溶液。 防止缺铁,可用混入硫酸亚铁的有机肥作基肥,以减少与土壤接触,提高铁肥有效性。 根外追肥,以 素、硫酸亚铁混合液连喷 23 次。 微量元素喷雾施用,每 710d 喷施 1次,喷施时间晴天效果较好,若遇烈日应在下午 1500 后喷施。 阴雨天气应在雨后叶片稍干后喷施。 注意肥液要随配随施。 专利查询。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
相关推荐
检验锻造后尺寸是否在允许范围,是否存在夹层 等 内部缺陷。 : X5032 铣床粗铣 两端面各 留余量 1mm。 :在已铣好的大端面上,画出 φ 18 通孔位置线,并用样冲做好标记。 :用 Z3080 摇臂钻床钻 φ 18 螺栓孔。 :铣床精铣 两端面,不再留余量。 : CA6140 车床精车柱面,不再留余量。 14. CA6140 普通车床修锐边。 :对法兰进行表面检验,法兰的表面应光滑
2、拌种或用种子重量 甲霜灵锰锌拌种。 作可造成病菌的大量积累,增加了病原基数;多年连作造成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抗性减弱,从而病害较重。 与禾本科作物经 5 年以上的轮作,水旱轮作,深秋翻,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也可在播种前用多菌灵、敌克松等杀菌剂喷洒种植沟或将药土施人播种穴,进行土壤消毒。 壤粘重,雨后易板结地发病重,土壤瘠薄不利向日葵生长,抗性较差。 选择灌排方便、土地平整、有机质含量
2、 公斤,在行间开沟追施,追施越早效果越好。 收能力弱,分蘖出生慢,并往往伴有脱肥症;盐碱危害重的地块,常出现成片的紫红色的小老苗,幼苗基部 12 片叶黄化干枯,严重时,幼苗点片枯死。 管理要点:结合深中耕,开沟追施氮磷混合肥;盐碱危害重的地块,追肥后灌水压盐,并及时划锄松土,破除板结。 系伸展困难,致使麦叶黄短,分蘖不能按时出现。 管理要点:先及时浇水,再深中耕松土,以破除僵硬层。 蘖出生慢
二、努力控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本工程位于 南沙滨海花园内内 ,附近是居住小区 ,邻近蕉门河,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努力控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对策: 明确并 制定 各类环境(管线和运营道路等)的安全控制标准。 对难点技术制定 完 善的施工对策及技术措施,严格各项工艺标准,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进行针对性强的、严密的监控量测,把工程施工 过程中地层、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始终置于可控状态。
2、60厘米,每穴一株。 补苗间苗向日葵育苗带土移栽,成活率高达 90以上。 补栽宜早宜小,最好在12对真叶,苗高不过 1520厘米时进行,按行株距定苗,每穴一株。 中耕除草中耕一般 3次。 第一次手锄疏苗除草,第二次除草结合定苗中耕,苗高 50厘米 60厘米,培土起垄防倒。 除草剂氟乐灵对窄叶杂草效果好,亩用300克加水 20公斤,播前 10天喷施,耙入土层 10厘米,以免苗受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