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的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2、宁液、2000 倍施宝灵液喷治,均有显著效果。 白粉病:小麦的叶片、茎秆、麦穗均可感病,从苗期到穗期都能发病,尤以 3月下旬和 4 月上中旬发病最重,此乃阴雨多、湿度大所致。 防治方法是:彻底清沟排渍、科学用好水肥;药剂可选用 1000 倍粉锈宁、多菌灵、托布津、退菌特、灭病威等喷治 12 次,即可有效控制。 赤霉病:3 月底左右,便可抽穗开花,直至灌浆成熟之际,均可感染赤霉病,使穗粒和芒上均出现浅红色或桔黄色的斑点,便是赤霉病。 45 月,如雨水多、湿度大,则会加剧该病的发生和恶化。 所以,一方面要彻底搞好三沟配套到位,务使明水能排,暗渍能滤,保证雨住田干,消灭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 药剂防治:3 月底、4 月上中旬、5 月上旬各喷药一次,便可预防和控制,有效药剂可选用 25多菌灵 500 倍、40灭病威 1000 倍、50 托布津 1000 倍、40禾枯宁 1000 倍、防霉宝 1000 倍等溶液进行喷治。 中后期如有蚜虫、蜗牛、粘虫为害,可在上述防病药剂中,加入 1000 倍功夫或万灵,除尽、多虫清、灭扫利等,随混随喷,便可兼治。 专利查询。小麦病虫的防治技术
相关推荐
辑检验报告。 2. 经常注意收集检验 方法、检验细则等资料。 3. 销毁过期资料时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 4. 科学、规范地管理资料,努力为检验人员做好资料服务工作。 样品保管员 l. 负责样品入库时的外观检查及名称、数量、状态等有关资料的登 记,并负责样品的接收和发放。 2. 样品入库后要分类管理,并立账、设卡,做到物、账、卡相符。 3. 发放样品时要检查样品是否完好,并办理有关手续。 4.
2、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 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 拔节期病株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 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状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 该病有自动消亡的趋势,即病害几年之后会自动减轻。 2、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也称斑点病、黑点病等。
为 450mm,管径不小于 DN50,并应有排水管最小坡度。 排水横管始端应安装三通和丝堵。 存水弯出水口与墙、地面管口连接根部不用装饰罩。 普通洗脸盆存水弯与 明装排水管连接时,存水弯出水管可直接插入排水管内40~ 60mm,用麻丝箍或胶圈填嵌管隙,用油灰密封。 坐式大便器安装 坐便器排水预留管口位置偏差时,坐便器应以预留排水管口定位。 坐便器中心线应垂直墙面。 坐便器找正找平后,划好螺孔位置
2、产上多见旋耕的小麦苗长势不如翻耕的好。 播量越大,基本苗越多,个体之间存在争水、争肥、争光现象,从而造成叶片短细,下部叶片枯死。 另外,小麦越冬期麦蜘蛛、蚜虫等虫害,根腐病、纹枯病也是引起小麦越冬期黄、弱、死苗现象的诱因之一。 应对措施科学选用小麦品种:不能简单地一概选用半冬性品种否定弱春性品种,也不能反过来应用。 种子包衣或浸拌种:种子包衣或拌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