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2、逐渐变黄、枯萎而脱落,最后造成整个植株枯死。 2、烂盘型这种病症主要在谢花期以后最重,当花盘受害时,在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花托变成褐色且软化。 遇到多雨天气,病斑开始迅速扩大,可穿透花盘,由背面黑心向正面,并长出一种白色菌丝,造成花盘腐烂,使籽粒不能成熟,严重时造成籽仁腐烂或籽烂自行脱落。 (二)发病原因主要由菌核萌发侵染引起。 病菌以菌核状态在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中越冬,在土壤中一般可生活 25 年。 其侵染方式有二:一是菌核萌发后产生一种菌丝,当它与寄主相接触后即直接侵入,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就是这种侵染方式;二是菌核可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经过风雨或昆虫传播到寄主内,向日葵烂盘就是子囊孢子侵染后引起的 3、。 一般当气温在 20、相对湿度达 80%时,最适于菌核的萌发,也是花盘发病最严重的时期。 尤其是在多雨之年,在一些低洼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和连年重茬地发病率高。 78 月份如果遇到低温多雨,发病率也高。 (三)防治措施1、拔除病株发现病株时,立即拔掉销毁,以防蔓延。 2、药剂防治(1)在向日葵现蕾前或盛花期,用 40%纹枯利 8001000 倍液,喷洒植物的下部和花盘的背面 12 次;(2)在向日葵现蕾前或盛花期用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洒 12 次;(3)在苗期或开花期用 50%速克灵 5001000 倍液喷洒,防治效果可达 80%以上;(4)根据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当气温达 1820、05 厘米深表土含水量在 11%以上、子囊盘牙始出土时,是地面撒药的最佳时期,每亩可用 70%五氯硝基苯 23 公斤,加湿润的细土 1015 公斤,掺拌均匀后撤在向日葵田间,可抑制菌核的萌发和杀死刚刚萌发的幼嫩芽管,抑菌率一般可达 防治效果达 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