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参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基部心形;叶脉 35 条,弧形。 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淡黄色。 浆果,圆球形,成熟时黑色。 种子 2 粒,花期 79月,果期 911 月。 习性:喜凉爽气候和较湿润的环境,性耐寒。 土壤以肥沃、深厚、疏松、湿润、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好。 地势高燥、土壤贫瘠以及低洼易积水之地均不宜种植。 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扦插、压条繁殖。 1、种子繁殖 (1)采种:在 11 月当浆果由红变黑色时,采摘成熟果实。 采回后先用清水浸泡 12 小时,然后进行揉搓,除去果皮与果肉,捞出饱满充实的种子,晒干备用。 或随即进行播种。 (2)播种:可春播或冬播。 春播于 3 月中、下旬进行;冬播于 11 月,种子采后 3、立即进行。 播时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530 厘米开横沟,沟深 5 厘米左右,播幅宽 10 厘米左右。 然后,将种子与拌有人畜粪水的火土充分混合,均匀地撒入沟内。 以后,覆盖细土或火土灰约 亩用种量 23 公斤。 播后加强苗床管理,培育 12 年即可移栽。 冬播采用新鲜种子,播种量要加倍。 2、扦插繁殖于春季 34 月,秋季 89 月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茎蔓,每 23 个节剪成插条。 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 10 厘米、株距 5 厘米左右,插入土中 12 节,露出 1 其节在土面,插时芽向上,切勿倒插。 插后覆土压紧,浇透水。 秋季插后要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 生根发芽后陆续揭去覆盖物,最后全 4、部拆除荫棚。 培育 1 年即可出圃移栽。 3、压条繁殖于秋季 89 月,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危险的茎藤,将其攀下,采用曲枝压条法,每隔 34 节弯曲压入土中。 入土部分刻伤并用竹叉固定,覆盖肥土,压实后浇水湿润。 待发根、萌芽、长出新茎蔓时,截离母株,另行栽植。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近水源的地方。 播前深翻土地,每亩施入厩肥 15002000 公斤,结合整地时翻入土中作基肥。 栽植地,宜选半阴半阳的荒坡或平地。 宜成片栽植,便于管理。 地选后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整平耙细,作宽 的高畦或平畦栽植。 2、移栽春栽或秋栽。 移栽时按行距 50 厘米、株距 30 厘米挖 5、穴,穴深 15 厘米左右,穴底要挖松整平。 穴内先施入适量火土灰,与底土拌匀伯基肥。 然后,每穴栽入壮苗 1 株。 栽正、栽稳,使根系舒展。 栽后压紧,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和施肥幼苗出土后,于 5、7、10 月各进行松土除草 1 次,松土宜浅,杂草要除净。 并结合追施 1 次。 头两次施用人畜粪水,每亩20002500 公斤。 第 3 次于冬季,重施 1 次越冬肥,每亩施用腐熟厩有或堆肥15002000 公斤,于行间开沟施入,施后培土越冬。 2、设立支柱小红参为攀援藤本。 当苗高 30 厘米时,于株旁插立支柱,供茎藤攀援生长。 3、除花于 79月孕蕾期,除留种地外,一律摘除花序,使养 7、津 1000 倍液; (2)合理密植,改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发病。 3、蚜虫、红蜘蛛用 50%敌敌畏或 40%乐果 8001000 倍液喷杀。 采收与加工 小红参根,于移栽成活后 23 年采挖,一般在割取地上茎藤后,随即挖取根部,洗净泥沙,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 药材:干燥根数条丛生,呈细圆柱形,微弯曲,长 1015 厘米,直径约 36 毫米,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断面黄红色或深紫色。 气微,味甘微苦,以粗壮、色红者为佳。 产云南。 性味:甘,温。 微苦甘,凉。 功用主治:补血活血,祛风除湿。 治头晕,失眠,肺结核、吐血、风湿、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浸酒。 选方: ( 8、1)治头昏头晕:小红参、青阳参、大黑药等分研末,蒸鸡蛋,况红糖、猪油吃。 (2)治失眠:小红参、红糖、水煎服。 (3)治肺结核:小红参、小白芨各一两,研末和蜂密三两蒸食,每日三次,两天服完。 (4)治内伤出血,痰中带血:小红参、叶下花各三钱,研末,开水送服或水煎服,红糖为引。 (5)治经闭,月经不调,带下产后关节痛:小红参三两,煮猪排骨(淡盐)吃。 (6)治风湿,跌打损伤疼痛:小红参,水煎或泡酒服。 (7)治咯血,吐血,月经不调,腹水:小红参三至五钱,煎服。 (8)治肾炎:小红参五钱,水线草三钱,煎服。 (9)治颜面神经麻痹:小红参、女金芦、泽兰各五两,泡酒五市斤,浸渍半月后服,每次 2040 毫升,日服一次。 专利查询。小红参的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2、。 成株期染病叶片上出现梭形小褐斑,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斑,病斑两面均生灰黑色霉,病斑融合成大斑后枯死,严重的整叶枯死。 叶鞘染病产生边缘不明显的云状斑块,与其连接叶片黄枯而死。 小穗发病出现褐斑和白穗。 病原 r.)多元性复合侵染的病害。 黑龙江检测出 5 种真菌,其中蠕孢占 77%,镰刀菌占 23%。 重庆地区小麦根腐病病菌种类较多,重庆植保站和西南农大在当地巴麦 18
豌 1 号”近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培育的豌豆新品“象豌 1 号”正式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望成为我国豌豆生产新品种。 据了解,与我国目前一直以来推广的豌豆当家品种“中豌 6 号”相比,“象豌1 号”甜味高、品质好,产量高出 10%以上,商品性较好。 另外,“中豌 6 号”不适宜加工,致使我国豌豆加工企业生产原材料长期依赖国外进口,而“象豌1 号”不但品质好,而且非常适合加工,因此
05 精铣上下端面 06 钻两通孔 13 07 钻两通孔 13 的螺纹 08 粗铣左右端面 09 精铣左右端面 10 钻 18 孔 11 镗 )( ~ 孔 12 铣轴向槽 13 清洗 14 入库 课程设计 8 工序 30应在工序 25前完成,使上端面在加工后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然时效,减少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对 2— 216。 13 通孔加工精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
2、赤霉净防治赤霉病,用吡虫啉防治麦蚜。 5 月底 6 月初收割小麦。 二、西瓜。 选用抗裂京欣、西农 8 号、豫星 3 号等中早熟品种。 3 月中下旬选晴天中午采用营养钵双膜育苗。 播前用 50温水浸泡种子 12时,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 20度条件下催芽 2。 营养钵装满营养土,浇足底水,每穴播种 2,上盖 1米厚的细土。 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 25夜间控制在 174
④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大力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及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采取自行开发、与专业公司合作等方式收集整理已有资 15 源,进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建设 2门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平台,供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共享。 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见表 344。 表 344 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表 序号 建设项目 主要建 设内容 1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交流平台
2、车除去空粒。 (2)小麦可用 10水或 40%的泥水选种,汰除病粒、菌核、杂质等,用清水洗净种子再播种。 油菜播前用 1%盐水选种,汰除菌核,即每 1000 克水加食盐 100 克溶解后,将 500油菜籽倒入盐水中搅拌等水停止后,捞出杂质、菌核、空粒等,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3、药剂拌、浸种(1)用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50 克拌 25 千克小麦种。 方法:将选种后的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