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仪表]转向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加工仿真论文内容摘要:
“全球制造”。 21 世纪的 CNC 系统将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系统。 具体是指系统应在局部或全部实现加工过程的自适应、自诊断和自调整;多媒体人机接口使用户操作简单,智能编程使编程更加直观,可使用自然语言编程;加工 数据的自生成及智能数据库;智能监控;采用专家系统以降低对操作者的要求等。 2 生产类型的确定 零件的作用 据资料所示,该转向臂的作用和方向盘、转向拉杆一起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控制转向轮的转向角度。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 φ 1 φ 的孔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 学士论文 7 以 φ 16mm 孔的中心线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铣 φ 26mm 单侧端面、钻 φ 16mm 的孔、倒角 1 45176。 、钻 φ 的孔。 以 φ 孔的中心线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铣 φ 20mm 两端面、钻 φ 的孔、锪 φ 16mm的沉头。 概括:由于 φ 1 φ 的孔中心线位置精度不高,又 φ 16mm 内孔的精度比φ 内孔的精度较高。 所以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 由参考文献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3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长方体铝合金 ,中批量生产。 按《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 》可确定: 长 、宽 、高 故最大轮廓尺寸为。 选取公差等级 CT 铸造方法按机械造型、铸件材料按可锻铸铁,得 CT 范围 8~ 12 级。 取为 10级。 根据加工表面的基本尺寸和逐渐公差等级 CT=10 级,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学士论文 8 对称分布。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为 E~ G,取为 F级。 RMA(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对所有加工表面取同一个数值,最大轮廓尺 寸为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 F级,得 RMA 数值为。 依零件图可知: Φ 1 φ 、 φ 孔径较小,铸成实心。 A 面属单侧加工,由式( 51)得 R=F+RMA+CT/2=32++ B、 C 面属两侧加工,由式( 52)得 R=F+2RMA+CT/2=26+2 + 根据数据可得: 转向臂铸件毛坯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见下表( 31) 表( 31) 项目 A面 B、 C面 Φ 16孔 Φ Φ 孔 公差等级CT 10 10 — — — 加工面基本尺寸 32 26 — — — 铸件尺寸公差 — — —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F F — — — 学士论文 9 RMA — — — 毛坯基本尺寸 0 0 0 4 工艺路线拟定 此处省略 NNNNNNNNNNNN 字。 如需要完整说明书和 设计 图纸等 .请联系 扣扣: 九七 一 九二 零八零零 另提供全套机械毕业设计下载。 该论文已经通 粗基准 :为保证工件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为互为基准,以φ 20mm 端面为粗基准。 即 B、 C面。 精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的原则。 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 为使两孔互为基准,选 φ 16 的孔作为精基准。 工艺路线: 粗铣上端面 铣两侧端面 粗铣下端面 铣 φ 16mm 孔的端面,即 φ 26mm 圆柱 A面 铣 φ 孔的两端面,即 φ 20mm 圆柱 B、 C面 学士论文 10 钻、精铰孔 φ 16mm,倒角 1 45176。 钻 φ 孔 钻 φ 孔 刮平 B、 C 面 φ 16mm,两端入体 1mm 确定工艺过程方案见下表( 41) 表( 41) 工序号 工序内容 简要说明 01 正货处理 145~ 204HBS 改善材料加工性能 02 粗铣上端面 03 粗铣两侧面 04 粗铣下端面 05 铣 φ 26mm 圆柱 A 面 先加工面 06 铣 φ 20mm 圆柱 B、 C 面 07 钻、精铰孔 φ 16mm, 倒角 1 45176。 后加工孔 08 钻孔 φ 09 钻孔 φ 10 刮平 B、 C 面 φ 16mm,两端入体 1mm 11 精铣上端面 学士论文 11 精铣 φ 20mm 圆柱 B、 C 面 精铣下端面 12 去毛刺 13 终检 5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中小批量,故加工设备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其生产方式以通用机床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 .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工序号 02:铣上端面。 因为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 故选用卧铣,选择 X62卧铣铣床。 工序号 03:铣两侧面。 因为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 故选用卧铣,选择 X62卧铣铣床。 工序号 04:铣下端面。 因为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 故选用卧铣,选择 X62卧铣铣床。 工序号 05:铣 φ 20mm 圆柱 B、 C 面。 因为互为基准,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 故选用卧铣,选择 X62卧铣铣床。 工序号 06:铣 φ 26mm 圆柱 A 面。 因为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 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 故选用卧铣,选择 X62 卧铣铣床。 工序号 07:钻、精铰孔 φ 16mm,倒角 1 45176。 选用 Z535 立式钻床。 学士论文 12 工序号 0 06:钻孔 φ 、 φ。 由于内孔的粗糙度、精度要求不高,可以一次性钻通孔达到加工要求。 故选 Z525 立式钻床。 工序号 09:刮平 B、 C面 φ 16mm,两端入体 1mm。 粗糙度要求不高,宜采用 Z525立式钻床。 本零件除粗铣及钻孔等工序需要专用夹具外,其他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①、 铣刀:根据资料选择硬质合金端面铣刀。 铣刀直径: d=80mm,齿数 Z=10mm。 ②、钻、精铰孔 φ 16mm,倒角 1 45176。 选用麻花钻等专用刀具。 ③、刮平面 φ 16mm,选用专用锪刀。 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 根据零件的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相关资料,选择如下: ①、选择加工面的量具 根据资料:用分度值为 的三用游标长尺测量,测量范围 0mm~ 150mm,公称规格为 150。 ②、选择加工孔的量具 根据资料:由于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不同,分别 有 IT7IT IT12IT1大于 IT13。 所以选择分度值 ,测量范围分别为 25mm~ 50mm、 25mm~ 50mm、 5mm~ 30mm 的内径千分尺。 确定工序尺寸 (所有面) ①、上端面:根据加工长度为 127mm,经粗加工后的加工余量为 ,再加工的量为 即可。 ②、两侧面;根据加工长度为 133mm,经粗加工后的加工余量为 ,再加工学士论文 13 的量为 即可。 ③、下端面:根据加工长度为 127mm,经粗加工后的加工余量为 ,再加工的量为。 ②、 A面:根据加工长度为 ,毛坯余量为。 单侧加工的量为。 经粗加工后的加工余量为 ,再加工的量为 即可。 ②、 B、 C面:根据加工长度为 ,毛坯余量为。 两侧加工的量为。 经粗加工后的加工余量为 ,两侧再加工的量为 即可。 ①、 φ 16mm 的孔 毛坯为实心,孔内粗糙度要求介于 IT7IT8 之间。 钻孔: φ 15mm 2Z= 精铰: φ 16mm ②、 φ 的孔 毛坯为实心,孔内粗糙度要求介于 IT12IT13 之间。 钻孔 φ 即可。 ③、 φ 的孔 毛坯为实心,孔内粗糙度要求大于 IT13。 钻孔 φ 即可。 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工序号 0 0 04: 本工序为铣零件的上端面面,两侧面和下端面。 直接切出零件的外部轮 廓形状。 以知工件材料为铝合金,选择硬质合金镶齿套式端面铣刀。 铣 刀直径: d=80mm,齿数 Z=10mm, Kr=60176。 且已知铣削宽度 ae =127。 铣削深度 aP =,选用机床 X62 卧式铣床。 ①、确定每齿进给量 fZ 上下端面计算:根据已知资料所知: X62 卧式铣床功率为。 硬质合金牌号 YG8 的每齿进给量为 ~。 取 fZ = 学士论文 14 ②、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铣刀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 铣刀直径 d=80mm、耐用度 T=180 min ③、确定切削速度 Vc和每齿进给量 fZ 根据资料所知:取 fZ = 、 Z= d=80mm、 ae =26mm、aP =、 T=180 min Cv =54 qv =、 xv =、 yv =、 uv =、 pv =0、 m=、 kv = 则由公式算得 Vc= m/min nc= 1000/ 80= r/min 根据 X62 卧式铣床的主轴转速 n=750r/min= ∴ V= 80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为 fM Z = 10 60=120 mm/min 选 fM Z =118 mm/min 则实际的每齿进给量 fZ =118/10 60= mm/z ④、检查机床功率 根据资料所知: fZ =、 cF=49。机械仪表]转向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加工仿真论文
相关推荐
钢 τ 的值查《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附表 2, 10 钢的抗剪 强度 τ 为 220~340 MPa,在此取 τ =300 Mpa,由于在选择吨位设备时,考虑刃口磨损和材料厚度计力学性能波动等因素,实际冲裁力可能增大,所以 F 落 = = 116 300 1=142 053 N F 冲 = = 15 300 1=18 369 N 卸料力 查《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式计算卸料力: F 卸
较低。 可直接采用齿轮减速以实现回转。 齿轮减速: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瞬时传动比为常数;减速效率高;结构紧凑;功率和速度适 用范围很广等。 6 三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20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图 电气传动使利用电动机直接驱动执行机构,以获得机械手的各种运动。 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机械手的位移和运动速度,可由电控系统发出脉冲信号数量及脉冲信号频率来控制。 步进电机能
2、车除去空粒。 (2)小麦可用 10水或 40%的泥水选种,汰除病粒、菌核、杂质等,用清水洗净种子再播种。 油菜播前用 1%盐水选种,汰除菌核,即每 1000 克水加食盐 100 克溶解后,将 500油菜籽倒入盐水中搅拌等水停止后,捞出杂质、菌核、空粒等,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3、药剂拌、浸种(1)用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50 克拌 25 千克小麦种。 方法:将选种后的小麦
2、等。 这些品种需要的积温相对较少,幼穗发育快,容易培育冬前壮苗,达到晚播早熟、丰产的目的。 种子处理播种时先将种子进行精选,然后用高效低毒的种衣剂拌种,或用 2 万倍的萘乙酸溶液浸泡 6 小时,晾干后播种。 用萘乙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以加速其内部营养的水解,使之早出苗,利于形成壮苗。 增加播量小麦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力、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全面考虑,对分蘖力弱的品种或地力较差的晚播麦田应加大播量
2、种。 二、播量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半冬性品种每亩播量 79 公斤,弱春性品种每亩播量911 公斤。 如果播期推迟,就要适当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一天,斤。 播种时要使用播种机播种,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保证播种质量。 三、墒情足墒下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 “麦收隔年墒”就是强调底墒的重要性。 黄墒播种或口墒不足,出苗慢而不齐,分蘖推迟,分蘖缺位,苗瘦苗弱。 因此
精装修施工图 给排水及 采暖施工图 电气施工图 、主要法规: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7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行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地方文件、企业规定: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主要规程、规范: 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