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要掌握的几点技术内容摘要:
2、种。 二、播量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半冬性品种每亩播量 79 公斤,弱春性品种每亩播量911 公斤。 如果播期推迟,就要适当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一天,斤。 播种时要使用播种机播种,要求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保证播种质量。 三、墒情足墒下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 “麦收隔年墒”就是强调底墒的重要性。 黄墒播种或口墒不足,出苗慢而不齐,分蘖推迟,分蘖缺位,苗瘦苗弱。 因此,要做到足墒下种。 墒不足的应浇好底墒水,还要保好口墒,以确保一播全苗。 对土质粘重、适耕性差、难保口墒的地块,也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 四、播深。 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因气候条件、土质、墒情等情况不同而异。 气候干旱、土质松软、墒情不足时,播种可适当深些,一般播深以 45 厘米为宜;土质粘重,墒情充足的地块,可稍浅一些,一般播深以 34 厘米为宜。 播后注意及时镇压,弥合土缝,踏实土壤,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有利于提墒,早出苗,争齐苗。 浇蒙头水的地块,播种要浅一点,待地皮干后及时划耧,破除板结,以利出苗。 专利查询。小麦播种要掌握的几点技术
相关推荐
2、等。 这些品种需要的积温相对较少,幼穗发育快,容易培育冬前壮苗,达到晚播早熟、丰产的目的。 种子处理播种时先将种子进行精选,然后用高效低毒的种衣剂拌种,或用 2 万倍的萘乙酸溶液浸泡 6 小时,晾干后播种。 用萘乙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以加速其内部营养的水解,使之早出苗,利于形成壮苗。 增加播量小麦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力、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全面考虑,对分蘖力弱的品种或地力较差的晚播麦田应加大播量
“全球制造”。 21 世纪的 CNC 系统将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系统。 具体是指系统应在局部或全部实现加工过程的自适应、自诊断和自调整;多媒体人机接口使用户操作简单,智能编程使编程更加直观,可使用自然语言编程;加工 数据的自生成及智能数据库;智能监控;采用专家系统以降低对操作者的要求等。 2 生产类型的确定 零件的作用 据资料所示,该转向臂的作用和方向盘、转向拉杆一起配合使用
钢 τ 的值查《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附表 2, 10 钢的抗剪 强度 τ 为 220~340 MPa,在此取 τ =300 Mpa,由于在选择吨位设备时,考虑刃口磨损和材料厚度计力学性能波动等因素,实际冲裁力可能增大,所以 F 落 = = 116 300 1=142 053 N F 冲 = = 15 300 1=18 369 N 卸料力 查《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式计算卸料力: F 卸
精装修施工图 给排水及 采暖施工图 电气施工图 、主要法规: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7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行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地方文件、企业规定: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主要规程、规范: 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1993
2、并借雨水和风传播到麦穗上,高温高湿条件下能很快在麦穗上产生霉层,霉层上的病菌又借风雨向其他小麦植株传播。 一般赤霉病危害以扬花期病菌一次侵染为主,多雨年份会有再侵染。 小麦齐穗后 20 天内最易感病;扬花期感染率最高,此期气温在 15以上、阴雨天多,病害就有可能流行。 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续 3 天以上阴雨天气,就有重发的可能性;遇晴好天气,赤霉病一般不重。 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
通常采用酚酞溶液或试纸于检漏管末端检测即可发现,而无需采用蒸汽扫描检漏法。 从国外引进的大型尿素合成塔和国内制造的 52万吨 /年尿素合成塔均采用 C型结构,也没有采用蒸汽吹扫的方法检漏,这样的话,检漏孔中的堆焊质量要求就可降低一些,能节约成本。 这一点在国内中小型尿素塔设计中还未得到认可。 图十 尿素塔检漏孔结构 a 11 图十 尿素塔检漏孔结构 b 图十 尿素塔检漏孔结构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