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抽穗期重点防治赤霉病内容摘要:

2、并借雨水和风传播到麦穗上,高温高湿条件下能很快在麦穗上产生霉层,霉层上的病菌又借风雨向其他小麦植株传播。 一般赤霉病危害以扬花期病菌一次侵染为主,多雨年份会有再侵染。 小麦齐穗后 20 天内最易感病;扬花期感染率最高,此期气温在 15以上、阴雨天多,病害就有可能流行。 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续 3 天以上阴雨天气,就有重发的可能性;遇晴好天气,赤霉病一般不重。 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通风不良、密植的麦田,易发病。 采用高效、安全药剂在小麦扬花期喷药保护是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措施。 一般在始花期(扬花 10施药一次,就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抽穗期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可以在齐穗期用药 3、;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始花期用药;抽穗期遇连阴雨天气,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再喷药,应抢雨隙多次喷药防治。 重病年至少用药 2 次,每次间隔时间要短。 在该病常年流行地区,必须在小麦扬花期喷药保护,保证花期不受病菌侵染,是否用第二次药,可根据品种抗性、病情发展及天气情况而定。 喷药后遇雨宜在 5后再喷一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多菌灵是生产上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老牌药剂,一般每亩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 克或 40%多菌灵胶悬剂 100 克喷雾。 据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目前江浙沪地区已发现大量的对多菌灵有抗性的赤霉病菌株,单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效果不佳。 生产上使用多菌灵与三唑酮等药剂的复配剂,以及甲基托布津单剂及其与其他药剂的复配剂,对赤霉病的防效要好一些。 另外,有研究报告称,使用广谱杀菌剂铜高尚能有效预防赤霉病,在雨隙喷施该药也有良好的防效。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