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冬春管理内容摘要:
2、差的可趁墒追施速效肥,防脱肥;播种早的要及早施肥浇水,防壮转弱;底肥足、墒好、适期播种的可以不追肥。 如出苗后土壤干旱,可浇一次分蘖盘根水。 对旺苗,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肥力足、墒好、播期早等形成的旺长田可亩用 15%多效唑可湿粉剂 3540 克对水 50 公斤喷洒,也可采用深耕或镇压,但对因播量过大造成的群体过大,只可采用剔苗或进行化控。 春季气温回升,小麦进入旺长阶段,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起身早,返青快,应及早管理。 春季管理的目标是使小麦稳长并形成壮秆。 稳长的特点是:群体大而不过(亩 80 万左右),叶片长而不披,底节缓慢生长,苗脚干净利落。 小麦在返青期主要是促弱、控旺、稳壮,防治纹枯病,一般不施肥浇水,抑制零星蘖滋生,加速两极分化,实现稳健生长。 进入返青期后,一般要用 20%三唑酮及早防治纹枯病,并结合中耕除草保墒。 对弱苗要及早追肥浇水,提高成穗率,对旺苗,可用 15%多效唑 3540 克对水 50 公斤喷洒,防止倒伏。 对壮苗要先控后促,使其稳健生长。 拔节期主要促茎叶生长,根系发达,稳定穗数,增加粒数,一般在第一节定长、第三节伸长时亩追 5 公斤尿素后浇水,并防治麦蜘蛛。 进入孕穗期,主要是保根护叶,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 孕穗期主要是保证水分的供应。 若拔节水浇得晚,土壤水分含量高,孕穗水可推迟至抽穗时浇,一般 3 月中下旬 4 月初应及时浇好孕穗水。 专利查询。小麦的冬春管理
相关推荐
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 到目前为止,日本是工业机械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 但是,目前的机械手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为开环式,没有识别能力;改进的方向主要是减低成本和提高精度。 第二代机械手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 8 能力。 研 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反馈,使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
2、害的品种进行搭配,这样可以减轻某种灾害突然大发生造成的损失,有利于小麦稳产高产。 二、根据本地的不同地势、肥力水平、栽培条件、播期早晚搭配品种,以便更好地发挥土地和品种的增产潜力。 三、选用不同熟期的品种进行搭配,可以更好地调节和利用农时、劳力和农机具。 在复种指数高的地区合理搭配晚熟小麦品种,有利于全年夺高产。 在品种布局上,总的原则是我省北部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2、比例为 55 或 37),解决了生产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品质达不到国家标准和产量不高的问题。 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灌浆前中期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氮素同化能力,改善籽粒蛋白质品质,还可提高开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延长光合高值持续期,改善籽粒淀粉品质,提高产量。 期控制灌溉。 在年均降水量 600 毫米左右的地区,改传统灌溉底水、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五水,为底水、拔节水、开花水三水,节约
二 )、编制材料供应计划 编制项目主要材料需用量总计划 根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该项目 (含分包 )所需主要物资用量总计划,分阶段列明所需物资的品名、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合同文件与供应协议规定的其他要求,并报业主或业主代表批准。 编报主要物资月度供应计划 审核承包人的月度主要物资供应计划。 承包人按合同文件的规定、施工 进度计划、翻样、构件详图等,并充分考虑加工采购周期、运输、验收时间。
2、品种降到 14时播种为宜。 一般鲁东地区以 10 月 1 日至 10 日播种为宜,鲁中、鲁北、鲁西北地区以 10 月 5 日至 15 日播种为宜,鲁南、鲁西南地区以 10 月 8日至 18 日播种为宜。 (三)精量播种。 播量过大麦苗密集,窜高生长,易遭受冻害,应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切忌播量偏大,以培育壮苗,提高抗寒力。 一般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每 667 平方米(1 亩)播量
段吊装示意图(二)。 k5桥梁分 段吊装示意图(二) 第 12 页 K1桥分成 6段进行吊装,其中吊车在路左侧吊装板一、板二,吊装中吊车占道及梁车占道见 k1桥梁分段吊装示意图(一) 同 K5。 吊装板三、板四吊装吊车占道路右侧,吊装中吊车占道及梁车占道见 k1桥梁分段吊装示意图(二) 同 K5。 吊装板五、板六见 k1桥梁分段吊装示意图(三) k1桥吊 装示意图(三)拼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