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冬春管理内容摘要:

2、差的可趁墒追施速效肥,防脱肥;播种早的要及早施肥浇水,防壮转弱;底肥足、墒好、适期播种的可以不追肥。 如出苗后土壤干旱,可浇一次分蘖盘根水。 对旺苗,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肥力足、墒好、播期早等形成的旺长田可亩用 15%多效唑可湿粉剂 3540 克对水 50 公斤喷洒,也可采用深耕或镇压,但对因播量过大造成的群体过大,只可采用剔苗或进行化控。 春季气温回升,小麦进入旺长阶段,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起身早,返青快,应及早管理。 春季管理的目标是使小麦稳长并形成壮秆。 稳长的特点是:群体大而不过(亩 80 万左右),叶片长而不披,底节缓慢生长,苗脚干净利落。 小麦在返青期主要是促弱、控旺、稳壮,防治纹枯病,一般不施肥浇水,抑制零星蘖滋生,加速两极分化,实现稳健生长。 进入返青期后,一般要用 20%三唑酮及早防治纹枯病,并结合中耕除草保墒。 对弱苗要及早追肥浇水,提高成穗率,对旺苗,可用 15%多效唑 3540 克对水 50 公斤喷洒,防止倒伏。 对壮苗要先控后促,使其稳健生长。 拔节期主要促茎叶生长,根系发达,稳定穗数,增加粒数,一般在第一节定长、第三节伸长时亩追 5 公斤尿素后浇水,并防治麦蜘蛛。 进入孕穗期,主要是保根护叶,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 孕穗期主要是保证水分的供应。 若拔节水浇得晚,土壤水分含量高,孕穗水可推迟至抽穗时浇,一般 3 月中下旬 4 月初应及时浇好孕穗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